第九零七章 打成一片(下)-《门阀赘婿》
            
            
            
                
    第(2/3)页
    她们非常投入,投入的程度甚至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没人逼着他们去烈日下暴晒,可她们依然穿着几乎不透气的衣服去忍受煎熬。没人胁迫她们在地上跪着,可她们依然不觉屈辱的长跪不起。
    她们过于勤劳,甚至让组织者担心她们过度疲劳。
    但她们饶有兴致的在扮演她们的角色,不觉得辛苦,也不以赚钱为目的,有的甚至搭钱也要去。
    当然,只要是能吸引人眼球的圈子,一定会有臭鱼混进去,但此时不谈那些人,只谈那些真心热爱者。她们不求回报的表演,似乎可以用一个“玩”字来解释。
    在苏御看来,孟璨就是这样一个小东西。
    其人之顽皮,颇有些像《射雕》里的黄蓉。当然,这只是苏御的感觉。
    ……
    贪官很多,慵官懒吏更多,多如牛毛,翻开民御公车积压案卷,蝇营狗苟的名字扑面而来。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贪官。尤其是那群年轻人,他们充满正义感和血性,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惜,这么好的青年,在进入腐败的梁朝官场之后,熬不过几年就会变样。不是他们想这样,而是这个世道逼着他们这样。
    如果他不合群,就会被排挤、踩踏、诬陷。而留下来的那些人,要么同流合污,要么装傻充愣,甘于现状。
    当然,也有出淤泥不染的人,比如强斩贵族的大理寺卿冯钊。
    正因为梁朝还有冯钊这样的人物,给年轻人树立好榜样。冯钊就好像一盏明灯,只要有他在,就不能称之为至暗,让人们对梁朝的统治看到希望。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年轻学子们,对冯钊的崇拜无以复加。而诸多崇拜者中,就有一位是鸿胪寺的年轻御史,冯庭爵。
    他是道光坊冯家人,也算是冯太妃的族人。但他是丫鬟生的,家族地位极低,进不得正堂,没有资格参加家族高级宴会。他见过冯太妃,可冯太妃压根就没注意过他。他能进鸿胪寺当官,全凭科举。
    前一阵欧阳镜跑到他面前,实施贿赂,结果不但没能把事办成,反而被冯庭爵一口叼住,一定要问欧阳镜第一个**是从哪弄来的。
    欧阳镜发现冯庭爵不好对付,于是支支吾吾一直不肯说出,随后欧阳镜跑去秦王府,找秦王批条子,然后越过鸿胪寺,去县里把事办了。
    可当案件被送都察院审核时,被冯庭爵翻了出来。本来冯庭爵的主要责任是监督鸿胪寺,但梁朝的御史都有去都察院查看案情的权利。
    他一直盯着“天竺僧假药诈骗案”,而且他已经查明,欧阳镜获得第一个**是从死牢里买来的。如今见到县里不安规矩办事,于是将此案备份后抽出,去永康县质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