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零四章 摘面具(十一)-《门阀赘婿》


    第(3/3)页

    如何处理降兵降将暂且不提,秦王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编”那些由特务们带来的零零散散的部队。而且根据特务功劳大小,和在特务组织里的辈分,组建一支区别于传统玄甲军的临时番号“京统纵队”。秦王自封“京畿道军事统计大将军”,简称京统大将。

    大特务头子李甫被任命为京纵副将。

    秦王的队伍,再加上张云龙的第一师、赵丰的第七师、沙君丸的第十九师,一共是六万多人。这六万多人与曹圣、赵亚夫、曹玉簪所属两万多人在鹿桥驿对峙。

    与其说对峙,不如说是包围。

    被包围后,曹玉簪连续给秦王写了三封信,表示谴责,三封信的大致内容是:

    你作为大兴皇帝最亲近的皇叔,哀家对你何等倚重,何等信赖,你竟带头造反,情何以堪?

    多少次,有人劝我在后殿杀你,我都不忍心,现如今你就忍心杀我吗?你是狼心狗肺,体会不到我的不忍吗?

    为何不回信,你是良心发现,受到良心的谴责了吗?若是如此,哀家甚慰,将来去地下见到天赐帝,也要为他的胞弟美言几句。

    说来说去,就是在讲感情,看来小寡妇是走投无路,彻底没辙了。

    秦王给曹玉簪回信:我又没说要废大兴皇帝,你急什么?

    这回曹玉簪没动静了,也不知她到底信不信这句话。

    随后见贤王使者进入曹圣军营,但由于谈判双方都提出对方不能接受的条件,所以很快就谈崩。但双方谈判代表都说,愿意重新拟定谈判条件。

    由于赵棣战败,军队分崩离析,派系幕僚死走逃亡伤,所以康王派已不复存在。

    现在谈判的是以贤王赵选、秦王赵御、玄甲大将张云龙为首的造反派,和皇太后曹玉簪、玄甲总监军曹圣、玄甲总副将赵亚夫为首的保皇派。

    但在两派谈判的时候,决不能忽视三门阀的态度,所以贤王要求直接召开三方会议。就在城西十里驿,贤王、康王、秦王、张云龙、赵亚夫、唐恂、孟启、西门载沛聚到一起。

    康王是被押过来的,赵亚夫是保皇派的谈判代表,这二人看起来情绪不高。

    最耐人寻味的还是三门阀派来的三位老者。唐恂来了之后,像个老王八似的往那一坐,一声不吭。因为他完全没必要说话,此时唐氏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支持唐氏姑爷秦王。

    在其他两门阀看来,秦王就是半个唐氏门阀的人,而这次造反又是秦王引发的。观孟启和西门载沛两个老头子,仿佛带着杀父之仇来到谈判桌上,他们先后发言称,决不允许秦王登基皇位。如果不能答应这个前提条件,那就别谈了,咱们直接开干。

    贤王说,你们两个老鳖犊子先别激动。

    贤王左右权衡,最后道了一句:“我们这次行动,压根就没打算换皇帝,只是重新整合兵权。省得暗杀不断,活得担惊受怕。”

    闻言,孟启、西门载沛大悦,高兴地说:愿意留下来,当和事佬儿。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