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四章 秦王认为-《门阀赘婿》


    第(2/3)页

    曾有人说:世界就是个婊子,只向成功者展现微笑。

    可当成功者突然有一天不行了,婊子们就会翻脸。

    可以这样说,人越多,越是乌合之众唱主角,感情也越淡薄冷漠。有正义感的人会被淹没其中,最终体现出来的是一潭浑水。所以当一个弱女子被欺凌的时候,不要向一群人求救,而是冲其中一个人喊话,反而成功率更高。

    真正精妙的计策,往往只是一个人或一小撮人的计策。什么事都想群策群力,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一团糟。人人都站起来说两句,即便每个人都说得精彩绝伦,绘声绘色,而且广泛真理,可最后发现,不能为我所用,也只能望议兴叹。

    有些人很喜欢在说话时增加一些“名言”“金句”,似乎这样就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自己的观点坚不可摧。

    譬如许洛尘经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能齐家,焉能治国?”

    听起来都是气势恢宏,慷慨激昂,广泛正确。可是他说的这些“前因”与“后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吗?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观其一生,光辉灿烂,政绩卓著,可就是他这样一个人,被独孤皇后气得满山跑。杨坚已扫天下,可曾齐家?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观其一生,跌宕起伏,深谋多算,富有远见,可这样一个人,还在皇位上,就见儿子们手足相残,而他也被逼退位。天下已扫,李渊可曾齐家?

    千古一帝秦始皇,其人一生辉煌,无需笔墨渲染,他的能耐,已经超过“治国”这个概念,达到“灭群”的强悍程度。可他母亲给他找了多少个后爹?这样一个奠定大一统格局的伟大人物,他齐家了吗?

    康熙皇帝平三藩,统*岛,挫俄熊,三征噶尔丹,标榜仁政,号称明君,不也是出现九子夺嫡的惨烈局面?

    所以,那些金句也就是听一听,别太认真。虽然听起来很鼓舞人心,其实只是在调动情绪,并非蕴藏深刻道理。而有些颇具时代烙印的金句,在当时看来是绝对正确的,可又能熬得住几个春秋?

    当然,以上都是苏御的观点。他的观点,从来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但他就是这样认为的。碰见志同道合之人,促膝长谈。碰到话不投机者,讳莫如深,不多一言。

    “所以,治国的本质是治人,治人分虚实。让百姓吃饱饭,就是实;可如今大旱,要吃不饱了,那就要务虚。这时候我们就要创造金句,创造说法,引导民众情绪。许洛尘啊,以后要辛苦你啦。搞好宣传工作。”

    面对这次旱情,苏御要大搞舆论,让百姓提前控制饮食,称之为“节食计划”。虽然这样会饿一点,但总比彻底断粮强。让百姓给官府腾出时间调度粮食。

    调度粮食的关键不是运输,而是监督。

    无论朝廷下达如何严厉的惩罚令,一定还会有人贪。这次苏御打算抓几个典型,斩立决,昭告天下,这样能起到一定震慑作用。更关键的是,要让百姓出气。只要百姓心中没气,即便饿一点,也不会变成暴民。

    ……

    秦王回家,独坐小西楼,伏案书写着什么,颇为认真。

    此状是唐王妃最喜欢的,她觉得男人就应该忙碌起来,比她还要忙才行。然而她从来没意识到,她的过度操劳,会让自己少活多少年的问题。或许还是因为年轻,不觉得身体会累垮。

    就好像此时的完颜清,昨天小家伙还对苏御说,感觉自己是不会死的,能活好久好久,还让秦王哥哥陪她一起活很久很久,约定好谁也不许死。苏御很严肃地答应了她。

    傍晚时分,忽听鞭炮声,来自东别院方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