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少年抿着嘴唇,忍不住问道。 “听说使君会亲自来教授,做我们的夫子,是真的吗?” 刘备笑点头。 少年和孩童们,立马欢呼雀跃。 这可是郡太守的弟子! 哪怕刘备只挂个名头,从此再也不来。 他们以后出去,也能拍着胸口,说自己是刘使君的弟子。 曾经在他门下学过。 在青州,谁敢不正眼相待? 就冲这一点,哪怕饱飨退伍军士拳头,也要待在这。 听说不少游侠,想跟使君攀上关系,削尖脑袋送幼子进来,都没成功。 郡里传言纷纷,要知道在以前,想成为太守弟子,有多么难得。 豪族子弟家里出资不菲,才有可能被收入门下。 虽说刘备不是大儒,对豪族子弟的吸引力,却同样也不小。 手握罢免大权,亲掌军事。 一般的刺史,都没有他本钱雄厚。 反倒还要被士族、豪族操纵。 目前的荆州刘表,就是很好的例子。 对于豪族都是如此,那对连乡县一辈子,也少走出来的黔首百姓来说,更是惊天动地的大人物! 无数游侠传唱,故事里的人物。 如今儒家盛行,讲究天地君师亲。 和他粘上师徒关系,简直祖坟冒青烟。 刘备看着神飞色舞的孩童和少年。 心里豪情顿生。 他们需要刘备,刘备也需要他们。 再过几年,等他们长大为军为吏,深扎在基层。 刘备的军队才不会谁想带,就能带的走。 退伍的士卒,在旁看的津津有味。 也起兴致,问道:“使君对这些黔首家的小子这般好,我们家里崽子怎么办?” 刘备瞥过军汉。 他待士卒也是极为不错,凡是立功的人都分了田地,除了需要服兵役,徭役也干脆免除了。 跟刘备上过战场的,都成了他的簇拥。 知道这些人,不过在顽笑起哄罢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