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解铃还须系铃人-《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第(2/3)页

    那时候或许有不少人会被同化,但这还只是刚开始。

    等到他麾下越来越庞大的军功阶级的士卒,在各州扎下根基,待过了一两代,就有无数人想要为汉家立功,以求功名封赏。

    那时才能真正与士族与豪族形成鼎足之势,百年间必使大汉生机勃勃,达到了盛世巅峰……

    虽说那时他已经看不到了,但一想到这棵树,此刻却是被他刘备亲手栽下去,便足以令他欢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求汉家永恒不变,只要能为天下人遮风挡雨两三百年,则斯可矣。

    回过神的刘备带着略微笑意,乐此不疲地伏案处理各州传来的事务,看冗扬州牧曹孟德之子已抵达雒阳的消息。

    他忍不住感慨道:“孟德啊,外边的风沙大,太过容易迷路,还是亦步亦趋,跟着我一起来匡扶汉室罢。”

    “我给你与仲达都留了位置,无论想建功异地,前往西域或者辽东、交州,为百姓开阔新天地。”

    “还是留在关中、淮南、荆南、中原等地修水利,劝课农桑,推广铁器农具,教授百姓顺天时,察季节、不废农时,用交替耕种多收成的方法,使天下五谷丰登,穰穰满家。”

    “也算为别的孟德与仲达匡救弥缝了。”

    刘备想到这儿,不觉的笑出声,引得诸多书佐、主记纷纷抬头观望来,其中就包括了法正。

    “无事,无事!”刘备拱手对众人解释道。

    让诸多属吏脸色微变,立马苦笑回礼。

    刘备没有再管大家的反应,接着低头继续望着各郡官吏的上书,有人则在文书中写继承礼法之事,有的人则直言不讳的说:“长安并非适合定都之地,大王应该效仿光武,将京都改为雒阳,上可管控河北,下可遏制中原。”

    “再者雒阳地形险要,位居天下之中,东有成皋,西有殽黾、倍河,南北千里以为关,其固亦足恃。”

    见此上书,又看了署名为汝南督邮畿,便知道这是杜畿杜伯侯所呈,说实话已经不知有多少封书信,来劝他定都雒阳了。

    让刘备陷入了沉思,定都雒阳的诸多好处,他当然也知晓,对于将来开发荆州与扬州,也更加方便。

    但对于安定西域诸国,就有些鞭长莫及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