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常山郡任太守的张燕,听闻有人造谣说汉室将骗杀百万黑山军,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一旦有人不明事理的人听信了这谣言,卷动的人越多,搞不好刚镇压的冀州豪强又会复起举兵,到那时并州、冀州、幽州极有可能同时大乱。 那时朝廷为了控制局面,不大肆诛杀黑山军也不行了。 张燕想到这里,立马书信给黑山数十渠帅,苦口婆心劝诫他们,千万别在关键时候犯浑。 然后把天子节省粮草之事详细告知众人,不少渠帅将信将疑,毕竟想要安置百万人的难度实在太大。 他们藏在太行山脉,几乎每月都要下山抢夺粮食粟米,才能勉强维持生计,即便这样每年也有近万人饿死。 如今朝廷去哪寻来能让他们度过几个月的粮食,何况这些官吏会有这么好心? 要知道黑山军的前身就是黄巾军,黄巾因何而起,大家皆心知肚明。 有些渠帅仍然不相信汉室官吏会变得心慈好善,或许正如谣言所说,将他们骗出山里,再率军剿杀。 哪怕二千石太守熟读儒家经典,也能干出这样的事情,还能用孔子的话反驳:要盟也,神不听! 被要挟的盟誓,上天神灵听见了也不会当真。 这些官吏能把约定好的事,背弃的心安理得。 黄巾起兵以来不知受骗多少,早就对汉室信用大打折扣。 黑山渠帅做梦也没料到,汉家这回是真打算安置黔首百姓,源源不断的粮食运到了并州,早些下山已分到田地的百姓,也高兴的上山呼喊。 若是遇见不肯下山的人,农学僮便会带着百姓,把一些锻造好的铁制农具放在山脚下,任由黑山军拿回山里,让他们能更好的开垦山地,省得收成不好在山里饿死。 这种做法无疑让黑山百姓面面相觑,不知山外官吏到底想做什么,他们躲在山里就算开垦荒田,朝廷也难收赋税,收到山里来。 给他们铁器农具完全是吃力不讨好,非但没有成效,反而竹篮打水一场空。 没想到随着越来越多的渠帅看见粮食后,又见到山中骨瘦如柴的军民百姓,想着与其在山里苟活,还不如再相信张燕与汉家天子一次。 于是硬着头皮带黔首百姓下山,发现都是真发粮,才打消了顾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