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到了三代天子之时,也会停下航海寻物之事。 那时又是小冰河正式到来…… 就在刘备思索之际,他的身后恭敬地站着蒯良、蒯越、诸葛亮、曹昂、曹真、曹休、孙权,以及不久前赶来的徐庶、庞统、董允、刘巴、伊籍等人。 此刻皆挺起胸膛般站立,目不斜视地望着前方,听着天子的耳提面命,岂敢有人不严肃对待。 大汉天子带他们走访乡里,察看春耕事宜,这是多少士人做梦都想的事情。 这样的场景,凡读过儒家经典的士人不知盼望了多久,尤其像诸葛亮与董允对自身有严格要求的士人,见天子如此爱民,恩及四海,眼睛更是神采飞扬。 就算当今陛下忽地问一句:“朕何如主也?” 他们也会立即回答道:“陛下为汉中兴之主。” 回答得绝对比当年的侍中爰延还要诚恳。 “嘚嘚嘚……” 恰逢其会,有马蹄声在不远处响起,守卫在旁的锐冲营军士立即上前阻止信使,然后仔细检查有无身藏器械,确定无误再将其放开。 中书台的徐庶与孙权也快步走下台阶,去接过递过来文书,两人互相监督处事,待确认了泥印完好无损,再拆开检查有无藏物,接着趋步上前,双手呈献奏表,递出而拜道:“禀陛下,平原太守王脩送奏表!” “递过来吧。”刘备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转身回头说道。 徐庶闻言,小心翼翼地向前双手把奏表递上,而孙权则回到了中书台的队伍之中。 刘备见状笑了笑,拿起王脩的奏表,直接在原地看了起来。 平原郡的百姓听闻天子巡视到了河北冀州,于是兴高采烈,惊喜欲狂,围着太守府邸请求王府君上书天子来平原县享用美酒肉食。 自从陛下前往雒阳,后面又进兵关中震慑三辅,收复长安,就再也没回平原县。 倘若是错过了这一次,等到下回路过青州,那就不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不少年近七旬须发皆白的老丈,拄着刘备赐下的鸠杖,推开搀扶他的人,直接找上王脩,拱手行礼说道:“王府君治理平原郡,赏罚分明,整吏扶弱,得百姓称道。” “奈何我等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疾,如日落西山,日少一日,常仰天叹息关中路途之远,此生无再见陛下之时。” “今耳闻天子率军巡视天下,已至冀州安平,而平原却接壤三郡之土,距信都不过数百里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