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月光奏鸣曲-《帝国巨星》
            
            
            
                
    第(2/3)页
    那音乐里,有着一种巨大的愤懑情绪,以及,让人震撼的高昂斗志!
    1796年,26岁的贝多芬,正处于创作和精力的巅峰时期。
    但命运向他露出了狰狞的面孔,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急剧下降,对于一位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钢琴家和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于世界末日。
    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
    直到1801年,当他确信自己的耳疾无法医治时,才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朋友。
    彼时,他还经历着另外一种痛苦,即爱情的折磨。
    那个阶段,关于音乐家在月光下即兴演奏的种种传说非常盛行,著名的《月光奏鸣曲》也诞生于这个时期。
    但触动贝多芬创作的却不是皎洁如水的月光,而是贝多芬与朱丽叶塔·圭查蒂第一次恋爱失败后的痛苦心情。
    这一年,31岁的贝多芬病情再一次加重,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更加敏感而容易激动。
    这时,一个充满魅力的姑娘朱丽叶塔·圭查蒂闯入了他的生活,双方彼此都有着极大的好感,于是很快便展开了一段热恋生活,《月光奏鸣曲》中的第一乐章,便是完美展现了这段爱情的美好。
    但是这段爱情不仅没有结果,反而深深地伤害了贝多芬。
    朱丽叶塔是伯爵的女儿,她比贝多芬小14岁,两人虽然真诚相爱,但因为门第的鸿沟,又迫使两人分手。
    到1802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罗伯尔?哈伦堡伯爵,并在家庭的驱使下于1803年和他结了婚。
    贝多芬在遭受这一沉重打击之后,把由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内心痛苦和强烈悲愤,全部倾泻在这首感情激切、炽热的钢琴曲中。
    所以,这首曲子是献给朱丽叶塔的,并非如小学课本里描述的那样偶遇盲姑娘云云。
    贝多芬当时正被耳聋折磨着,而这段失恋则进一步把他推向死亡的边缘。
    这段感情的打击彻底摧残了贝多芬的心灵,狂乱的情绪甚至有把他毁灭的危险。
    但是贝多芬此后依然孤独了生活了25年。
    这期间,他创作出了无数伟大的作品,诸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交响曲》至《第九交响曲》、《致爱丽丝》等等。
    但最让贝多芬耿耿于怀,孤独终老的,却是这首《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也就是《月光奏鸣曲》。
    此曲一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是持续的慢板,也是这首曲子里名气最大的一首。
    第二乐章是小快板,相对其他两个乐章来说,较为平凡。
    而第三个乐章,却是急速的快板,亦是廖远如今演奏的曲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