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薛虎带着杜甫上了三楼,带他进了折冲都尉的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不小,一张木质桌子一张椅子,一排长长的书架。 薛虎笑着说道:“以后这里就是杜都尉办公的地方了。” 杜甫有些诚惶诚恐,一直以来他担任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职位。 比如和皇帝起草诏书的翰林,比如劝谏皇帝的左拾遗。 这还是他第一次做具体的工作,而且一上来薛虎就将这么大的一个军营交给他。 薛虎拉开椅子,和杜甫一起坐下说道:“军事训练上的事情,不需要杜都尉操心,参谋部自然有人下来,军营的管理也不需要杜都尉亲自抓,只需要统筹全局就好了。” “统筹全局,那是做什么?” 薛虎笑了笑说道:“统筹全局,那工作可是太多了。这折冲府不仅仅有一千新兵,还有五千亩土地和一座农场,这些都是要折冲府打理的。” 杜甫吓了一跳说道:“这是军屯吗?” 薛虎想了想说道:“其实不算是军屯,这是武威进行的一项兵制改革的尝试。” “军屯是士兵种田,只留下口粮剩余的上缴,但是这座折冲府的粮食和收获都是整个折冲府的,是归所有士兵所有的,折冲府只需要向州府上缴十分之一的田税就可以了。” 杜甫吓了一跳,所有出产都是折冲府的?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事? 五千亩土地听起来不少,平均一个士兵也才五亩土地。 关中一些大地主的田地都能超过这个数字。 不过五亩的土地认真打理,也能够养活一个三口之家了。 薛虎说道:“要怎么发展,就要看杜都尉的办法了,这些土地和农场的收获都是士兵们平分的,他们可以自己用或者寄回家里去。” “我们河西的府兵,普通士兵服役五年,最长可以延长到十年,提拔为军官后不限制退役年限。” “这一期的士兵都是新募的兵,以后这些士兵的日常管理和折冲府农场的管理就都交给杜都尉了。” 将这一切都交给了杜甫之后,薛虎迅速返回了武威城。 从深秋进入武威,到现在开春后,杜甫这三个月时间,每日都废寝忘食,总算是将这座折冲府运转了起来。 今天上午他刚刚和一名“农家”的门徒查看了新庄稼的播种,中午就赶回折冲府处理军营里的杂务,很快又有助手进来汇报:“杜都尉,朔方军已经渡过大河了。” (本章完) wap. /68/68347/21234633.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