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带孩子-《月明天》
第(2/3)页
带孩子真不容易,月章的心里想。
“你怎么这快就回来了?”
“我不回来等着你饿孩子啊,连个奶粉都看不清楚。”
秦岚出去虽然高兴,只逛了一个小时多心里就觉得不安稳,总是想着孩子在家会不会又问题,丈夫能不能带好孩子。实在受不了,放弃出门采购的计划,秦岚匆匆忙忙赶回家。
“靠你啊,孩子不知道要受多少罪啊。快点去,买点孩子的奶粉。”秦岚催促月章出去。这一次家里没奶粉的问题暴露出来,得赶快补上。
“哦,好,我这就去。”
单独孩子的计划,独自逛街的计划,皆宣告破产。月章亲身经历独自带孩子的过程,才知道不仅生孩子受罪,妻子独自一人在家照顾孩子也不容易。
周末过去,转眼到了第二天,月章要到干部学校报到。
干部学校在整个城市的西边,一条贯穿城市主干道的结尾处就是学校,一般没人愿意去,一是距离远,和各个部门都不挨着;二是,去干部学校学习的都是被“流放”的人,进去的人感觉晦气。不像今天的特点,干部学校是领导升职必走的一道手续,许多单位包括县委都没太把这个地方当做重点。这与现实的情况相符,改革当头,经济挂帅,能做好本地的经济增长任务才是重中之重。
骑了快一个小时,比去单位的时间还长,月章终于到了干部培训学校。站在门口就知道这是个不受待见的地方,大门是用钢管焊成的,中间缝隙都能钻过去一个人,也不知道能防的了谁。直面大门的是条砖瓦路,路面硬化都没做,路两边的花园里一朵花没有,杂草倒是长的很高。
门房里有个年龄挺大的大爷,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身边的半导体放着“咿咿呀呀”的唱戏声。看门大爷也不管是不是有人,来人是什么事情,权当看不见。
月章见看门的大爷不理人,推着自行车进门,踩着碎砖头走到干部学校的二层小楼。小楼的中间是个大厅,看样子很久远,上面的外墙上还砌着一个水泥的红星,红色的油漆斑斑驳驳,脱落不少。
四周望望,没有提示,没有工作人员,月章把车扎起来,锁上,进了大厅看看有没有指示牌。进了门,还真有一个斜靠墙的木牌子,上面贴着张红纸,红纸的上面用毛笔写着,“参与学习人员请上二楼会议室”。字写的不错,很有力道,可以看出写字的人是练过的。
从大厅旁边的楼梯上了二楼,左右看看,看最西边有个双扇门,半掩着,应该就是会议室。台步走向会议室,很快到了门口。
进了门,里面稍显空旷,在外面没觉得,进里面感觉很大。摆着十几排的桌椅,靠西朝东,东边是有层台阶的主席台。已经有几个人坐在里面,个别的坐在一起窃窃私语,大部分隔着几个位子坐着,看样都不熟悉。月章捡了个靠边的坐下,默默观察周围的环境。
来这里的人不知是不是各个单位的边缘分子,能确定的是来的人都是单位里的年轻人。由于尚未实行明确的退休制度,许多关键位置上还是年纪大的老人,美其名曰为社会事业的发展发光发热,实际就是眼馋手上的权利,不舍得放手。机关里对待直接领导的一大特点就是人走茶凉,在位的时候很多人请托办事,一旦退休,门可罗雀,是个人就受不了。越是关键位置的人,越是油水足的地方,越是拖拖拉拉,不愿意更新。
不更新的结果是什么,就是年轻人以各种名义送出去学习,眼不见心不烦,等年轻人回来或许又是一番景象。月章所在单位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年龄最大的应该是后勤部的郝科长。老大看他年龄大了,安排在后勤养老,既能吃好喝好,又不会争权夺利,办坏事情。
月章走的位置紧靠边,这是小时候留下的毛病。小时候在乡下的麦场上,被大人强制玩扣箩筐的游戏,就是把小孩子扣在箩筐下面,大人坐在箩筐上,享受孩子在箩筐底下的哀嚎,满足自己的控制欲。月章非常非常讨厌这样的东西,压在箩筐下的黑暗和无力,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小时候的阴影随着年纪的长大而被深埋,只是月章选择位置的时候一定要选靠边的地方。坐在中间的位置,两边都是人,好像被捆绑了绳子,哪里都不舒服,伸伸腿,抻抻手,非要自己安慰这里空间够大,才能消减心中的束缚感。
对于自己心理问题,月章曾想求医问药,然而贫困的家庭能生存下去就已十分吃力,精神的毛病谁又会在意。对于心理问题,物质匮乏的社会好像非常少出现,似乎到了有钱了、有时间了,人们才会得这种“吃饱了撑的”疾病。实际情况呢,真的是如此吗?不是,远远不是。在农村,落后的地方,哪个村不会出几个傻子、神经病,就是因为家人不重视,周围人不理解,小小的心理问题被慢慢豢养成精神疾病。非要等到明显的影响生活的问题,才算是病,才值得花钱去医院,其他都是“吃饱了撑的”。无奈啊,无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