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话到嘴边硬生生咽了下去,改成了“你是我的女儿,为父岂能害你?” “女儿还小,心智尚未成熟,嫁了人只会丢苏家人脸面——在沁兰看来,学会懂规矩识大体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苏江焕差一点儿仰倒,嘴角连带抽搐了好几回,险些中了风。 要是中了风还好些,说不定这不孝女看在他中风的份上答应了。 她好意思说自己“还小?”都年过十八了,还小?十五成年,苏江焕恨不得时光倒流,悔没有十五岁把她嫁了! 她思路明确,条理清晰,继续道,“爹爹,女儿自觉有发扬光大苏家制香的责任,女儿向来以苏家制香立于不败、长久荣耀为己任,也期望为您脸上争光。女儿发誓,有生之年必致力于钻研苏家上等香品为己任,苏沁兰的功劳都是父亲您和阿川的功劳。” 提起苏宥川,苏江焕顿时泄了气,长叹一声,罢了! 儿女都是债,让人操碎心。 软磨硬磨之下,苏沁兰总之是退了婚。 苏江焕觉得丢人,好久都没有出现在大众视野。 一年后,苏沁兰低调成婚,新郎梅清河。 新娘新郎对彼此都很满意,坚信此乃天作之合。 低调成婚本是遵循二人本心。 得夫(妻)如此,夫复何求!彼此心意相通相知相守,天地万物都是陪衬。 唯有两家长辈颇有遗憾—— 苏沁兰的母亲抹着眼泪,低声抱怨道,“这哪是嫁女儿,分明就是偷偷送走,尚不如平常人家的女儿出阁。我的兰儿,指不定有多委屈!” “胡说什么!”苏江焕呵斥了一声,“福州梅家是有头有脸的门户,梅清河又是独子,人家岂是舍不得办婚礼?我们苏家百年望族又岂是没的嫁妆嫁女儿?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这样就好!” 而梅家早过了三书六礼,因为当事人不愿张扬,梅家二老只得委屈从简。 据说,为了讨好岳父大人,单是梅清河亲酿的“梅白”就送去了苏家上百坛——苏江焕这个老泰山好酒。 自从得知未来老丈人喜酒,梅清河就推拒了大批爱酒人士的预定,专门酿制了百坛“梅白”,大罐小罐装上车,不动声色地送往苏府,入了苏江焕老爷子的私藏。 嫁于有情郎,苏沁兰如意心宽,制香时候灵感频出,在不懈努力之下自我超越,一年后终于制成难度颇大的“五叠香”。 一年后,梅清河得女梅髯。 欣喜若狂。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