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究竟是内忧还是外患呢?-《大荒河图》


    第(2/3)页

    这可就是空手套白狼了啊,这番接二连三的举动,也是在那些前朝官员们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便是使得了南离帝国的边军一下子就在当时离奇的消失了多达四万人。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啊,况且这还是边军,驻扎在敌国边境的边军啊,一下子就少了约莫四万人的战力,这也得亏是南离帝国在那个时候积威已久,所以即便是骤然之间少了数万的边军,敌国也是不敢擅自对南离帝国发起兵戈。

    但是在待得前朝的官员们回过神来了之后,原先有着二十万之数的南离边军,已然是只剩下了十万之数。

    这是什么举动?

    一下子就削减了一半的边军,当时的南离帝国疆域可是比如今李敦民的时期要大得很呢,十万边军,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勉强的将边境看好罢了,一旦要是敌国以重兵搞出来了一手什么突然袭击的话,那么边境,也就将会因为兵力空虚的原因而变得异常的危险了。

    这番的举动,当时可是直接就在南离国内引起了一番滔天的巨浪。

    乖乖勒,这还好那时候天下的诸国基本上都是惧怕着南离帝国的兵威,压根就不敢对南离帝国动什么小心思。

    这要换做是其他时间段的话,光是因为这边军兵力稀少的情况下,还真是难保会造就出来什么样的惨祸发生。

    在当时的那位丞相与御史大夫一同入宫拜见那位离帝,并就着裁军一事,对离帝再三的商讨,直到了最后,那位离帝才是有所松口,答应下来了自己将不会再擅作主张了。

    可是这番的答应,却也只是短暂的唬下了丞相与御史大夫二人。

    这位饱受那些腐儒教导的离帝,又怎么可能会忍受的了区区臣子就敢跳出来职责自己的事件发生呢?

    于是乎,在与那几个腐儒的商讨之下,这位离帝以一手绝户计,活生生的硬是将那位丞相大人给被迫饿死在了自己的府中。

    至于那位御史大夫,也是被人发现意外死在了茅房里面。

    这可就有些不同寻常了呀,虽然说当时的前朝官员们大多都已经是对此知道,知道这件事定然是他们的那位陛下所做出来的。

    可是就算是他们知道这件事,他们又能够如何呢?

    总不能逼迫着那位陛下将已故的丞相大人与御史大人死而复生吧?

    不过虽然话是这么说的,可是在当时还是有着两位尚书级别的官员对此现象忿忿不平,干脆的直接选择了孤身两人,直接便是在未曾通报的情况下,便是闯进了皇宫之中。

    挑衅,这般的情形在那位陛下的眼中,简直就是对于自己君权莫大的挑衅啊!

    先有最开始的封驳诏书,紧接着便是丞相御史大夫教训了自己一顿,再到了如今,两个区区的尚书连通报都不通报一声的就直接闯入了自己的宫殿,这不是挑衅自己的权威这是什么?

    于是乎,那位离帝便是在极度恼怒的情况下,二话不说吩咐了禁卫将那两位尚书原地处斩了。

    短短一段时日,南离朝廷先后陨落了丞相以及御史大夫,现在又多了两位尚书,并且这四位堪称通天一般的官员,竟然都是被当今的离帝所杀的,这般的情形,还如何敢让那些前朝的官员们对这位陛下有什么言辞呢?

    那些剩下的愤青们,也是被这位离帝吩咐了宫中的禁卫,挨个的前去金陵城中抄家处决了,也正是那一场惨无人道宛若暴君行径一样的杀戮,持续了整整三天之久。

    那三天时间里面的金陵城,哪里还有半分南离帝都的模样?

    大白天的百姓不敢上街,一到了晚上,就连那些巡城的武侯们,也是对于一些当街杀人的事情不管不问。

    那三天里面,金陵城半分的法治都没有,惨死在那三天时间里面的,同样也不止有一些愤青官员罢了。

    更多的,则是一些本与这些事情毫无瓜葛的普通百姓们。

    这就牵扯到了其中有一些人仗着那位离帝的命令擅杀的原由了,而这黑暗的三天,最终也是彻底的像那时的南离世人,彰显出来了这位表面被腐儒包装起来的所谓君主,其实撕开了那层伪装后,也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暴君。

    而作为最开始削弱兵权首当其冲的南离龙骑,到了最后却是成为了终止这个暴君行径的最后援手。

    话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因为到最后这个暴君变得越发的无法无天的时候,是南离龙骑与皇室供奉联合出手,最终这才将这个暴君的气焰给平灭了下来。

    虽然这其中很是黑暗,而且其中发生的事情也并不是多么的让人能够予以接受,但是好在结局是好的。

    皇室供奉们从皇室之中找出来了一位武帝的曾孙,并扶持其继位,代替那位暴君,继续延续着南离皇室的血脉。

    但是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皇权交替事件当中南离龙骑的参与,所以也就导致了这支龙骑最后,被迫改名的最主要原因了。

    皇权交替事件,就算是皇室供奉们也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选择出手的,更何况是其他人?

    南离龙骑究其根本上的性质依然还是一支军队罢了,一支军队参与进来的皇权交替,若是在事后没有一个合理解释的话,那还真是会引起不知道多少人的不满。

    这一点,当时龙骑的骑都尉心里面也是比谁都要清楚,所以他也就是主动请缨,去向那些皇室供奉们商讨这件事了。

    最后商讨出来的结果也就很简单了。

    南离龙骑改番号为红甲骑卫,并不隶属于南离兵部,独立于南离军界之外,任何人无令不可调动,编制人数,从三千人削减为一千五百人,平日里驻扎京州,无诏,不得回京。

    这就是最后有关于南离龙骑的后话了。

    不过虽然说编制人数一口气削减了一半,但是这次的削减,也只是取决于下一代的红甲骑卫才会开始施行的。

    如今的这,与其说是红甲骑卫,倒不如说是,最后一代的南离龙骑。

    事情的最后,龙骑全员撤离金陵,在京州不知何地驻扎,时至如今,以然数百年光阴过去了,有关于南离龙骑的只字片语,也仅仅只存在于一些过往的典籍当中了。

    现在啊,已经是很少有人知晓着,南离帝国曾经有着一支强大到让天下诸国军队窒息的军队龙骑了。

    哪怕是红甲骑卫,知晓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毕竟红甲骑卫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代表着曾经的南离龙骑,而且之所以当时有关于南离龙骑的处理命令当中有这么一句话。

    任何人无令不可调动,光是这一句话,就已经是否定了之后的历代离帝对于红甲骑卫的调动权。

    之所以会有这则命令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在当时的龙骑骑都尉那里,他曾经拿出来过一封有关于南离武帝的遗诏。

    遗诏上面,究竟写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一点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可以确定一点的就是,正是因为那封遗诏的原因,所以红甲骑卫才会形成了如今的这番境地。

    龙骑什么的,或许对于红甲骑卫本身就是一个类似于拖累般的番号,所以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位南离武帝的遗诏里面,就特意交代了这件事情。

    按照遗诏上面的指示,南离龙骑这么一支经历了三代帝君的王牌军队,就落入了历史的垃圾堆当中,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动静。

    而如今的红袍骑士,也是因为一部分原因,导致了他们当中有着约莫十人左右,其实是出自红甲骑卫的。

    这一点,是得到过当今离帝李敦民首肯之后才做出的举动。

    而今日在李元吉面前如此嚣张的吴松,便是那十人当中的一位。

    出身自神秘的红甲骑卫,也就使得了吴松本人的实力自然就是深不可测,光是有着几道传言就曾经说起过,吴松的个人实力不亚于八品修士,甚至于或许会更强。

    但是这要知道的一点就是,吴松现在不过也就三十岁出头的年龄。

    三十岁出头的年龄,就已然是不亚于八品修士,再加上红甲骑卫的背景,这也就使得了哪怕是李元吉这么一个当今的南离长殿下,在吴松的面前也是只能忍下那些心中的气愤。

    这其中的缘由牵扯很多,但是更让人信服的,则是因为吴松他本人的自信。

    红甲骑卫的淡出视野,导致了红甲骑卫变得越发神秘,而吴松他们这些人从出现并且加入了红袍骑士,是否也是代表着,红甲骑卫如今,已经是与皇室搭上了线呢?

    李元吉身为长殿下,知道的一些事情比较多,所以这也使得了他现在会选择耐下性子同意吴松进入他的马车。

    不过曾经也是有过一则传言的。

    在十余年前的那场惊天战役里面,根据传言所述,红甲骑卫曾经短暂的有过一段时间,在周王周敦颐的麾下听候军令,并且在那场惊天战役里面,红甲骑卫也是冲锋陷阵不知饮血了多少中原军队的士卒。

    当然了,这一点只是传言,并没有得到任何的证实,就连周敦颐自己本人,在对于这件事的时候也是并没有言语过任何的承认与否。

    红甲骑卫的隐秘,或许想要了解的更加清楚的话,是只能选择去锦衣卫的档案库里面翻阅资料了。

    说不定锦衣卫的档案库里面,或许是会存在着一些有关于红甲骑卫,甚至于龙骑的记载的,当然了,若是真的有的话,那么够资格去翻阅这些资料的,整个锦衣卫恐怕也就只有身为指挥使的乾清阳有这个资格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