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父子(二)-《综谍战之救赎》


    第(2/3)页

    十几年的光阴,他们,早已经是连着血肉的亲人了。

    但养父很少回信,或者说他的工作性质让他很少能收到信。但周志乾每次来信,必然是比他还絮叨,从生活到劳动细节无一不问得仔细,更是劝他要安心呆住努力学习。

    他在信里写道,“祖国很大,建设边疆也很有意义,孩子,你要知道,有的时候,正大光明就是最好的享受。”

    当然,随信寄来的往往还有换来的粮票,虽然说他已经好几次表示自己可以吃饱了。

    但想必,周志乾是老了吧。有一种总怕孩子吃不饱的父爱作祟。

    但生活中,也不总是快乐的事,赵庭一个劳动小组的女同志——他都不愿意称其为“同志”。这人就很让他烦,恨不能离他这个国/民党的种一百米以示清白,但是呢,她自己的生母林桃也是经查证后的国/民党中/统特/工,至于生父,不明。

    这也就罢了,他也是听人说的,她亲妈被人举报后自杀,是个被改造的妓女心好,把她当亲闺女似的养大。真是疼到骨子里,结果这人从动荡一开始,就跟家里断绝了关系,养母病重想见她一面,人都能住在学校里不回来。

    别人或许觉得她立场坚定,但在赵庭看来,这不就是狼心狗肺的典型,白长了张人皮,都不知道生恩不如养恩大这么基本的道理。

    人家嫌弃,赵庭自然也离得远远的。只是后来听说她为了被树立为典型,以知识分子的身份嫁给个老农民,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不过好在她因此去了别的大队,终于不用相看两相厌了。

    谁惯得你臭毛病!

    在农场九年,都是青年男女,也不是没有看对眼的女孩,可是养父每次来信都说要他不要急着成家,他觉得还是等等吧。一等二等,就等到了1975年,那个传授了他无限飞机航空知识的老头去世了,他走之前,枯瘦的手握着这个弟子的胳膊说:“学习,你一定要继续学习,我们国家不能没有知识传承,文化知识不能断代啊。”

    老头死后,儿女来的不及时,是他去火化了老人,同时接收了他唯一留给自己的遗产两本书《高等数学》和《高等英语》。

    赵庭在业余时间学了不到两年,就接到养父的信,赶紧准备复习,高考要开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