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外交吗! 有利则合!无利则断! 所谓同盟,就是为了共同的利益暂时走到一起的。 总有一天,昔日的盟友必定会因各自的利益而分道扬镳,甚至刀兵相见。 但这都是正常的! 像刘备这样因一时意气的还是少数的! 刘邦捋捋袍袖。 汉吴相合,曹魏不可能无动于衷。 就是不知道那个叫曹丕的小子是个什么样的货色。 与他父亲相比如何? …… 【早在孙权在夷陵击败刘备后,因反复与曹魏的盟约,曹丕就南征过一次。】 【但不料大军在江东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 【得闻吴蜀重新重修关系,曹丕怒而兴师。】 【公元224年八月,曹丕命时任尚书仆射的司马懿留守许昌,然后亲率水军、乘坐龙舟,经蔡河、颍水进入淮河,抵达寿春。】 【九月,大军进抵广陵。】 【这是曹丕第二次南下讨伐东吴。】 …… 汉末·献帝时期 曹操看着天幕,一脸无奈。 “这小儿怎么不吸取教训呢?” “怒而兴师,前有刘备做样子,自己也失败过一次。” “居然又来一次!” “他当出兵不要花钱的吗!?” “你有这精力,还不如休养生息,开展屯田!” “十年后毕其一役!” 一旁的司马懿开口道: “魏王,国君初登大宝,确实需要一场功绩证明自己。” 曹操瞥了他一眼。 “那也得他打赢了才行,打输了,更是笑话!” …… 【对于曹丕的大举来犯,孙权立刻做出反应,一边在江面上集结了大量战船,一边采纳了大将徐盛的疑兵之计。】 …… 天幕上, 魏国大军目瞪口呆的看着长江对面。 一夜之间, 一座座由外裹芦苇的木架所做成的城墙、城楼,从石头城沿着长江南岸,一直到了江乘。 连绵相接数百里! 曹丕登高望远,越过那波涛汹涌的江面。 看着长江上帆樯林立『吴』字水军, 还有对岸绵延不绝的“百里长城”。 长叹一声: “虽有精锐之军,却无用武之地。” “此等情形,如何能进军啊?”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乐了。 “曹操英明一世,怎么生出个傻小子来?” 身旁的卫子夫搭话道: “陛下何出此言?这等情形下,确实无法进军啊?” 刘彻哈哈一笑。 “你看他兴师动众而来,可仗还没打自己就先泄气了,足见其出兵之举有多么草率。” “况且,骑兵面对水军本来就无优势一说,地利不同,此乃兵法常识。” “何须带着大军一路跑到长江边上才发出如此感叹呢?” “可见其不通兵事啊。” …… 【曹丕对长江天险无可奈何,正值一场大风刮起。】 【所乘坐的龙舟失去控制,在惊涛骇浪中险些倾覆。】 【经此一惊,曹丕寻了个“吴王不至”的理由,匆匆退兵了。】 【一场御驾亲征,潦草收场。】 …… 曹魏·明帝时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