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因为自诸葛亮死后,姜维不是在北伐就是在北伐的路上,经略之地不是汉中就是陇右。】 【魏国对他一直很忌惮,所以一直处于防守之势。】 【但沓中已经远离了汉中、陇右,姜维的出走给了魏国一个天大的机会。】 【公元263年八月,司马昭以曹奂名义下诏,命各军大举出征。兵分五路进攻蜀汉。】 【命征西将军邓艾率三万余人,自狄道出兵,攻击甘松、沓中,牵制姜维。】 【命雍州刺史诸葛绪率三万余人,自祁山出兵,攻击武街,切断姜维退路。】 【命钟会领李辅、胡烈等将,率主力大军十余万人,从斜谷、骆谷、子午谷三道共同出击,进攻汉中。】 【三路大军,总计十八万人。】 …… 大汉·武帝时期 “这个地方……” 霍去病看着天幕里姜维驻扎的地方欲言又止。 “狭隘非常是吧。” 看着窝在两面山谷中的姜维大军,刘彻面沉如水。 “是……” 霍去病诚实的点点头。 “明明占据汉中,在汉中周围的各个山口都设一个据点,部署兵力,魏军来犯也很难进入汉中之地。” “但他这敛兵聚谷……岂不是让汉中门户大开?” 刘彻摇摇头,无奈一笑: “你啊,富裕仗打多了,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既然知道战争打得就是粮草、国本,那你想想他为什么把兵藏在这里。” “陛下是说……” 刘彻看着天幕,幽幽道: “是啊,蜀地连布防汉中的消耗都支撑不起来了。” …… 大唐, “自古以来,姜维驻兵沓中都惹来不少非议。” “认为这是他不知兵事的表现。” 李世民望着天幕对李承乾讲解道。 “殊不知,此乃无奈之举。” 李承乾歪歪头。 “阿耶,蜀地已经难成这样了吗?” 李世民看李承乾明白根本,也不多费唇舌,只是点头道: “姜维敛兵聚谷,对当时的蜀汉来说是最无奈也是最好的选择。” “只要守住汉、乐两城,就算魏军来犯,他们也要翻过蜀道那崇山峻岭才能到达汉中之地。” “并且,蜀道难行,大型攻城器械根本运不过去。” “攻城不下,粮道不便,自是坚持不了多久,等粮尽时魏军自会退兵,这时趁魏军士气低落,再发兵出击,可获全胜。” 李承乾低头思考一下,回答道: “其实就是坚壁清野,用游击战术把敌人拖疲,再趁敌人退兵时追击。” “以前是拒敌于汉中之外,现在是把敌人放进来,用游击把敌人拖疲,同时拉长敌人的粮草补给的路程。” “等敌人疲态尽显仓皇退兵时,从后方掩杀,以图全歼!对吧阿耶?” 李世民惊喜的看了一眼李承乾。 “不愧是吾儿,有悟性。” “但,阿耶,缺点是什么呢?” “缺点啊……” 李世民摸摸李承乾的头,抬头看着魏军大进汉中的天幕,悠然道: “缺点就是,如果敌军兵力占有绝对的优势,把汉中之地占得满满当当。” “所谓的游击也就无从谈起了,那时的汉中对魏军来说,就如无人之地。” …… 【九月,等钟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时。】 【蜀汉朝廷才得知魏军是真要伐蜀,刘禅连忙派廖化支援沓中,张翼与董厥支援阳安关口。】 【不得不说,刘禅是有两把刷子的。】 【若廖化援军能帮姜维守住西线。】 【东路的张翼、董厥援军帮傅佥守住阳安关,那么魏军很难快速取胜的。】 【双方极有可能在东、西两线展开一场持久的拉锯战。】 【而魏军的粮草消耗与补给远超蜀汉,很有可能退兵而还。】 【可惜没有如果,因为从成都北上的这两支援军,压根儿没去执行他们的任务!】 【到了阴平郡后,本该分兵的两人,驻扎不动了。】 【这一不动,就是一月有余。】 …… 季汉·怀帝时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