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天幕上, 头戴长冠,一身华服的王敦看着底下的百官,声色俱厉道: “皇太子有何德可称?” 底下的官俱都一言不发,不给王敦发难的理由。 此时,底下坐在上首的一位大臣拱手道: “太子才识的广博精深,非我等这种认识肤浅之人所能估量的,但按照礼法来侍奉双亲,这可以称为孝。” 话音一落,一众大臣们都开口附和。 只留王敦脸色难看。 …… 【但被温峤以礼法顶了回去,王敦的阴谋遂被阻止。】 【公元322年闰十一月初十日,司马睿去世。】 【闰十一月十一日,司马绍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尊生母荀氏为建安郡君。】 【公元323年三月,为了就近掌控朝政,王敦暗示要朝廷征召自己入朝。】 【四月,司马绍以手诏征召王敦,加授王敦黄钺、班剑。】 【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回建业受封。】 【王敦从武昌进驻姑孰。】 …… 东晋·元帝时期 “好小子!好!” 司马睿鼓掌喝彩! 加封以捧杀! 暗示臣子们对方有不臣之心! 最妙的是让他回来受封! 你要的东西朕给了,而且还多给。 但要伱回来受封,规则就是这样吗。 那你敢回来了吗? 你不敢! 我大晋兴盛有望啊! …… 【同年,武卫将军王允之乘酒宴知道王敦的密谋反叛,于是回京告诉其父荆州刺史王舒。于是,王舒与王导一同报告司马绍,得以早作防备。】 【不久后王敦患病不起,矫诏拜养子王应为武卫将军作自己的继承人。】 【因认为王应年少难当大事,与钱凤等谋划后事时提出了标准的上中下三策。】 【上策,放弃兵权,复归朝廷。】 【中策,退回武昌,拥兵自守。】 【下策,举兵东下,颠覆朝廷。】 …… 季汉, 刘备皱着眉头。 “这王敦之心比司马昭还路人皆知啊。” “但造反之心不下司马昭,居然还能想回归朝廷。这朝堂又不是他王家开的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一旁的诸葛亮悠然道: “一般人当然做不到,但所谓王与马共天下。” “王家朝堂里还有元老王导身居要职,琅琊王氏子弟也把持着东晋官场。” “最关键的一点,是王敦本人还没有明反且手握重兵。” “他的确有很朝廷谈判的资格。” …… 【但钱凤认为下策才是最好的计谋,遂决定在王敦死后发动叛乱。】 【与此同时,司马绍一面命侍中陈晷、散骑常侍虞騑去探问王敦病况,一面却微服到芜湖察看王敦大军的营垒预作讨伐的准备,并且不断派遣大臣去询问王敦的起居。】 【随后任命王导为大都督,准备派兵讨伐王敦。】 …… 天幕上, 建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