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头脑发昏就不要恋权不退,最后枉顾性命。” 寺院占有大量肥沃土地和人口,又不承担徭役租税,本就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和兵士来源,削弱国力。 不思解决,反而舍身寺庙,糊涂至极! “朕可不会像你那般。” 想到那口出不逊的和尚和一无是处的道士,下定决心,随即开口道: “诏:断佛、道二教,经象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令:三宝福财,散给臣下,寺观塔庙,赐给王公!” …… 【公元527年,这一年,梁武帝在位整整二十五年。】 【对于人生而言,二十五年是一段非常漫长的时间,能将一个人改变很多,甚至面目全非。】 【而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已经让梁武帝失去了初为人君的奋发、敬业与进取之心。】 【这个时候,作为皇帝,他经常无心处理国家大事,而是一头扎进了佛学的海洋里。】 …… 南梁·武帝时期 同泰寺里,萧衍看着天幕悠悠道: “何人能懂我心?何人能懂我心?” 随即继续念诵着经文。 …… 【早在公元519年,梁武帝就接受佛戒,正式皈依佛教,法名冠达,成了一个带发修行的俗家弟子。】 【此后,朝廷很多事务他都交给臣下去处理,自己则一心扑在了佛教事业上。】 【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不客气的说,是一个有些极端的佛教徒。】 【公元521年,于建康宫对面大兴土木,斥巨资建造了一座寺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同泰寺。】 【而同泰寺的鼎鼎大名,全靠梁武帝一人撑着。】 【公元527年三月初八,六十四岁的梁武帝到同泰寺舍身,在寺庙里吃住、念经、劳动,三天后,于三月十一日回到皇宫。】 【公元529年九月十五日,梁武帝又一次来到同泰寺,这次他是来寺庙举行“四部无遮大会”的。】 …… 大隋·文帝时期 七岁的杨谅依偎在独孤伽罗的怀里,看着天幕好奇道: “阿耶,阿母,什么是四部无遮大会啊?” 一旁正在处理政务的杨坚闻言笑道: “四部无遮大会乃梁武帝首创。” “四部是指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这四种不同身份的佛徒。” “无遮指不分高低贵贱、不必保守遮掩,众生平等,畅所欲言,大家在一起共同交流佛法心得。” 说着说着,杨坚来了兴致。 “且梁武帝还建立了儒、道、释三教同源说。” “例如,老子孔子是佛祖的弟子……” 杨谅看着滔滔不绝的杨坚,不由看向独孤伽罗,然后就发现自家阿母也听得津津有味。 挠了挠脑壳,听不懂。 …… 天幕上 一群文武大臣于同泰寺外苦苦等候, 待寺庙内的讲经之声停下后,大臣们迫不及待迈进寺庙,来到露台天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