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欢,小字贺六浑,原籍渤海郡蓨县,出身怀朔镇兵户之家。】 【因祖父高谧犯法,移居怀朔镇,成为鲜卑化汉人。】 【早年参加杜洛周起义军,又投奔葛荣,后叛降尔朱荣,成为亲信都督。】 【尔朱荣死后,高欢收编六镇余部镇压青州流民,任第三镇酋长、晋州刺史。】 【公元531年,六月起兵于信都,第二年攻入洛阳,拥立孝武帝元修。】 【公元533年正月,以大丞相、渤海王的身份控制北魏朝政。】 【公元534年十月,孝武帝出逃,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史称东魏。】 【高欢自居晋阳遥控东魏朝政,专权十六年之久。】 【与西魏连年兼并作战中,因恃众轻敌,在潼关之战、沙苑之战中败北。】 【公元543年,领兵十万至黄河北岸与西魏作战,先于河桥上游破西魏纵火之船,使河桥免遭烧毁。】 【继渡黄河,据邙山为阵迎战西魏军,最终取胜。】 【公元546年十月,高欢倾东魏十五万大军围攻西魏玉壁城。】 ……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画面越过草原、黄河,来到关中之地。 随后在汾河南岸一处五十多米高的断崖处停下。 断崖上,一座土城居高临下。 城下,连营四十里的东魏大军正在攻城。 东魏大军在城南筑起土台。 西魏守将就在城内高楼上连接缚木。 东魏将士在城南挖地道。 西魏将士在城内挖堑壕,然后往里面填充大量柴草,等东魏兵将挖入城内就防火烧死。 东魏以攻车撞城,西魏缝制帷幔垂挂城墙缓冲撞击。 东魏准备大量松竿烧掉帷幔,西魏制作铁钩,待火竿一到,就用铁钩将它切断,不让火烧到帷幔。 东魏兵士又在四周城墙下挖二十多条地道,用木柱支撑,然后纵火焚烧木柱,木柱被烧毁后,地道塌陷,城墙也随之倒塌。 但西魏早就在城墙崩塌之处竖起装满了铁钉的木栅栏,堵住缺口。 城墙垮掉一段,木栅栏就竖起一截。 …… 【公元546年十二月,高欢在玉璧城下苦攻五十余天,在西魏大将韦孝宽的固守下终未攻克。】 【同时,东魏大营发生瘟疫,士兵死伤高达七万余,高欢遂忧愤成疾。】 …… 天幕上, 画面来到一处露天大营内, 一位头戴长冠身披裘袍的长者目光悠悠看着远处。 其前方,一名发须微黄身着汉家衣裳的胡人正用敕勒方言吟唱着: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而坐在上首的长者也低声合唱着。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夜里,有将星坠于营地之中,高欢惊惧,下令撤退。】 【回归晋阳途中,东魏军中讹传韦孝宽大弩射杀高欢,西魏得闻即派大军四处高喊:“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劲弩一发,凶身自殒。”】 【为了稳固军心,高欢不顾病重之身在露天大营召集诸将宴饮,令斛律金唱《敕勒歌》】 【公元547年正月初一,高欢薨逝于晋阳。】 【公元550年正月,其次子高洋建立北齐,追尊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被改尊为神武皇帝,庙号高祖。】 …… {在乱世中成功翻身的齐王,没有被起义横行的时代埋没,没有输给权倾天下的尔朱氏家族,没有败给掌控关陇的宇文泰。} {却最终因时运不再和一时大意,在区区一座玉壁城下耗尽了他最后实现统一北方的希望和气数。} {靠颜值起家的权臣~(狗头)} {岂止是相貌不凡,那是帅到无敌!他儿子帅到普通人见了,以为见到了神仙} {唯一一个记录在案的靠脸起家的皇帝(狗头)} {高欢这人吧,要颜值有颜值,要智商有智商,要情商有情商,一人一马能接管十万六镇大军。} {可偏偏天下还有个和他一样优秀的宇文泰,一个玉璧城就把高欢统一北方的梦打碎了。} {一个鲜卑化的汉人,一个汉化的鲜卑人,这真是既生欢何生泰,充满了历史的戏剧性。} {其硬要说的话,宇文泰对上高欢其实是败多胜少的,领兵打仗高王是真的有一手,只不过遇到韦孝宽算是孽缘了。} {攻城战不好打,丞相遇到准备好的陈仓不也同样束手无策。} {尔朱荣不死,高欢不出!(狗头)} {致敬传奇皇帝元子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