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继续播放着, 画面中出现一座地窖, 长宽各一丈有余, 满堆满谷的米粮堆积的溢出来。 窖口上有胥吏正在收拾溢出的粮食,将其堆在粮车上。 胥吏推着粮车走在阡道上。 画面随之拉远, 一座座同样大小同样满粮的地窖映入眼中。 画面极速拉高,然后停止不动。 俯视之下。 东西、南北,各有两百余丈的仓城将数百座排列整齐的窖仓包围起来。 如蚁般大小的胥吏们正在仓城内来回波折。 …… 【隋文帝将百姓承担赋税徭役的年龄延后到二十一岁,而受露田的年龄依然是十八岁。】 【这就让百姓增加了三年稳定的收入。】 【之后,朝廷将百姓每年服役的时间从三十天压缩到二十天,交纳的绢数从一匹四丈减为二丈。】 【公元590年,规定五十到五十九岁之间的百姓可以纳庸来免除兵役。】 【“庸”就是免役的人交纳绢代替服役,每天的数量为几尺,二十天也不过数丈。】 【此谓“租庸制”】 【在经过均田政策将流失的人口重新归属到户籍。】 【让堂兄弟、表兄弟分家,将原有的家庭户籍拆分。】 【“大索貌阅”将佃户、部曲从豪门贵族分离出来,自成一户。】 【再加上“轻赋”“租庸”等一套丝滑的惠民政策。】 【隋文帝的改革使百姓的负担越来越轻。】 【百姓也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耕和生产。】 【得到了“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的巨大成果。】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着天幕里满满丰收的粮食。 原本开心的脸瞬间变了颜色。 不对劲! 倒不是看不得后人比前人好。 能积攒五十余年的粮食,这说明他的政策是有效果的,百姓的得粮很充足。 但是! 做为黄老家集大成者。 他深知百姓得粮≠百姓有粮≠百姓幸福。 就一般来说。 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这没问题。 但关键就在那垦田! 他现在还记得那孝文帝的均田制。 男子露田八十亩,女子露田六十亩。 但隋朝的人口已经达到四千万了! 就算对半折中。 以两千万人口一人授四十亩地算。 那也是八亿荒田! 刘恒一动不动的看着天幕。 八亿……荒田?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瞥了一眼天上不再理会。 继续跟眼前的大臣们下达单方面的命令。 笑话! 你要是能有支持四千万人口荒田! 朕叫你大父! 这事都不用看。 摆明了跟朕一样,又是被下面那些地方官吏弄虚作假给骗了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