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归根到底,就是善于利用不属于自己东西的做法。” 小李治看了看天幕,又看了看李世民。 “这就是大父交给阿耶的东西吗?” 李世民愣了一下。 “不……这是阿耶从大父身上学到的东西。” …… 【七月十四日,李渊率军进驻贾胡堡。】 【时逢大雨,军队不得前进,军粮也感匮乏。】 【李渊命人回太原押运一个月的粮草过来。在等待雨停的这些日子,他也没歇着。】 【当时天下的割据势力以瓦岗军李密的势力最大,李渊想要安稳攻打关中之地就必须要稳住正要跟洛阳过不去的李密。】 【然后,不愧庙号带个“高”字的李渊再次开始了忽悠大法。】 …… 天幕上的疆域图标注出关中各方势力。 在贾胡堡南面五十多里处是重兵据守的霍邑。 在霍邑后面,则是黄河东岸的河东郡,与霍邑遥相呼应。 画面拉远, 关中之地只有从北面而来的李军与据守关中的隋军。 而关东之地黄河以南则是气势正盛的李密。 身处贾胡堡的『李渊』看了看可以横插一脚『李密』 随后一道书信送到『李密』身边。 而『李密』也回了一道书信。 贾胡堡, 李渊看着李密的回信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随后将信给左右传送一遍。 “执子婴于咸阳,杀商辛于牧野。” “李密这是自比为周武王啊。” “诸位。” 李渊收敛笑意扫视众人,肃穆道: “我等正待全力进取关中,如果与其决裂,则凭白树敌。” “不如态度谦卑点,让其更骄傲一点。” “帮我们把守虎牢的关隘、拖住东都的军队,让我们专心西征。” “等平定了关中,据守险要,养精蓄锐,观鹬蚌相争,收渔人之利。” “到时候再一决胜负,诸位意下如何。” 底下众人相视一笑。 “禀大将军之意。” 李渊闻言一笑,开口道: “彦弘啊。” 正在奋笔疾书的温大雅一愣,抬头看向李渊。 “这里就你有纸笔,写一封书信吧。” 李渊想了想,开口述道: “天生蒸民,必有司牧。” “当今为牧,非子而谁?” “老夫年逾知命,愿不及此。” “欣戴大弟,攀鳞附翼。” “惟冀君早膺图箓,安定万民!” “君乃宗盟之主,功成之日,愿籍见你我同宗之分,复封老夫于唐,斯荣足矣。” 长言落罢, 殿内众人看向一脸自豪之色的李渊。 俱都心生钦佩。 …… 【李渊致书于李密,备加推许,因此李密专意与洛阳方面的隋军对抗,而不阻挠他的西进。】 …… 大汉·文帝时期 “鸿雁往返、笔墨往来之间。” “一个潜在的劲敌就这样化敌为友了。” 刘恒望着天幕对身边的刘启道: “老子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看其低下谦卑,但到手的都是实在东西。” “有人往往将颜面看得很重,但你要记住。” 刘恒直视着刘启的双眼,认真道: “予之的东西往往是廉价的,譬如阿谀奉承和空口之诺。” “但取之的东西则往往价值巨大,甚至无价。” “譬如人心与天下。” …… 【后顾之忧解决了,但雨一直在下。】 【军营中的粮草快告罄了,太原的补给却迟迟没有到。】 【而此时,一道传闻飘进李渊耳朵里。】 【突厥人和刘武周联合了,正准备进攻太原。】 …… 晚八点正常更,如果没意外的话。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