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宋·英宗时期 一身白衣,腰系红革。 赵曙背负双手看着天幕道: “欧阳参政,将军三箭定天山的歌谣就这两句吗?” 一旁穿着官服的欧阳修拱手行礼道: “陛下,这首歌谣并未见于薛仁贵碑,应是薛家后人所增。” “其出处应是出自李益的《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李益曾担任过抵御北方胡人的节镇幕僚,而他的《从军北征》中有“天山雪后海风寒”句,他到过天山,也听过薛仁贵的事迹。” “《出塞曲》闻世后,薛家人以诗句改之。” ……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咧嘴笑道: “这唐军看来也不是什么王者之师啊?也不怎么讲仁义。” 朱棣嗤笑一声。 “仁义,仁义有什么用呢?” “唐高宗时期府兵打仗没有收益,土地也不够分了。” “不放纵府兵抢劫等于亏本帮国家打仗,这是那些大将对现实的妥协。” “除了抢掠财物,唐军还贩卖人口。” “西域和朝鲜半岛的婢女大量输入长安,那些大诗人都能去买几个。” “在吐蕃抓走了数万人当做奴隶,仅仅八个月后就死的只剩下几千人。” “吐蕃人的历史传说里,唐就是吃人的妖怪,他们还有抵御唐朝侵略的英雄人物志呢。” “唐还曾一战抓走数万突厥奴隶,直接全卖到西域去,打完了甚至进账不少钱。” “哼,仁义。” 一旁的朱高炽看着目瞪口呆的朱瞻基开口道: “唐朝不是汉、晋、宋那样的中原儒家王朝。”“是继承胡人政权的军事贵族共治国。” “唐朝的军队不是从京师发兵,而是世代驻军。” “本意是发生叛乱也能就地镇压,后来变成派军队劫掠附属部落,逼他们造反然后平叛。” “这也是后面安史之乱的部分原因。” “这满地大大小小的军阀啊,不是那么容易治住的。” “所以仁政的道理就在这。” “不战而屈人之兵,不光是保留自己的力量,也是为了防止拥兵自重的可能。” 朱瞻基不由得双手抱头。 我还是个孩子!你让我理解这么复杂的事情! …… 换个角度看,大唐在那些国家眼里也是当时的世界警察啊。 果然,历史很有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