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公元710年六月十二,李治、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买通了禁军,让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直接从玄武门攻入皇宫。】 【当时韦皇后尚在睡梦中,一时间来不及逃命被士兵所杀。】 【同夜,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也先后被杀。】 【并于全城搜捕韦氏势力的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处死,史称“唐隆政变”。】 【次日,太平公主废韦氏所立的小皇帝李重茂,扶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 …… {别的朝代继承人不外乎嫡长子继承,皇上确立,臣子拥立,贵族支持。} {唐朝不一样了,玄武门继承制(狗头)} {长安城,得玄武门者得天下!} {这么继承的皇帝能打是能打,就是有点废国祚(狗头)} {唐中宗李显,六位帝皇丸一号。} {唐睿宗李旦,六位帝皇丸二号。} {李世民为他的后代开了一个非常坏的头,那就是不是嫡子也可以通过兵变或者政变来取得皇位。} {啊!对对对!刘邦起了个非常坏的头,那就是泥腿子只要通过造反和能打就可以取得皇位,导致后世一帮泥腿子不安分,一挨饿就喜欢发动战争。} {开坏头?从夏商周到两晋,篡位的少吗?史盲别丢人了。} {想想黄帝是怎么上位的,要我就直说黄帝开了个坏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属于强行把后来发生的政变和前面的玄武门影响挂钩了。} {神龙政变的本质是废掉武则天,恢复李唐神器。} {唐隆政变的本质是韦后意图效仿武则天再次女帝登基,这次政变本质是灭韦氏,防止再后宫乱政。} {所谓玄武门继承法玩玩梗就算了,了解了解内因跟效仿太宗上位一点关系没有。} {神龙政变,大臣拥立李显,唐隆政变,大臣拥立李旦。} {这两个人哪个是觉得自己能干得比太宗好而发动政变的} …… 武周。 武则天冷冷的瞥了一眼天幕。 政变? 没有长时间的政治经营,没有痛苦的君臣关系磨合。 那手中的权力体系就像是毫无根基的空中楼阁。 只需要抽掉其中一根柱子就会彻底崩塌! 玄武门的禁卫军就是这根不起眼的柱子。 所谓的政变,只是手里的筹码不够大而已! “李隆基……” 武则天回想起被软禁起来的那个小子。 倒是有勇有谋… 那个唐玄宗似乎就是他吧? 李旦…… 皱了皱眉。 罢了,总比李显强点。 至于韦氏……哼,敢毒死朕的儿子。 她活不过一旬了,佛祖也留不住她! 朕说的! …… 大唐·宪宗时期 一身蓝色圆领袍李纯与李绛坐在望云亭内对奕。 看着天幕里的李隆基。 李纯忍不住叹气感慨。 “此时的玄宗也不过二十六岁,就已经颇有得识人用人之道了。” “唐隆之变,使尽英雄。” “用钟绍京之地势,使刘幽求之谋略。” “望崔日用之应变,依葛福顺之武力。” “托普润和尚之名望,任王毛仲之纵横。” 对面的李绛看了一眼棋盘,听闻李纯的话,顺手放下一颗黑棋,同时道: “这些人都是人才,而玄宗能够让各种人才为我所用,则说明是帅才、王者之才。” “但只讲用人还不足以解释唐隆政变胜利的原因。” “至少还有三方面的因素,勇气、运气和人气。” 李纯皱着眉头看着棋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