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首先废除中宗以来的大量非正式公文墨敕任命的“斜封官”。】 【公元714年,又大规模的罢免了武后中宗时任命的员外官、试官和检校官。】 【这些官员,都是正式编制之外为享受待遇而任用的。】 【李隆基对此大加整顿,端正了官场风气。】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从床上蹦起! 指天大声道: “李家好儿郎!” “比他阿耶强多了!” 一旁的李建成拾起掉落在地的被衾,拍了拍灰尘,幽幽道: “他是武则天的后代。” 李渊身子一僵。 随后退回床榻,夺过李建成手里的被子。 往身上一盖,背对着床外。 一言不发。 …… 大唐。 心!情!舒!畅! 李世民坐在大位上笑得很开心。 “好啊!好!” 这才是我李家儿郎! 那个李旦、李显……算了不提了! “陛下…陛下…” 一旁的长孙皇后以手掩嘴,轻声呼唤道。 咧着嘴嘻嘻的李世民看向长孙皇后,以目询问。 “陛下忘了,他是稚奴的孙儿……和武氏的……” 李世民瞬间不嘻嘻了。 观音婢你学坏了。 你让朕开心一会儿不行吗…… …… 【公元715年,下诏宣布:“官不滥升,才不虚受。”】 【起用诸多坡有贤名的官员做宰相,比如姚崇,他素有“救时宰相”之称。】 【向李隆基提十道谏言,主要内容包括勿贪边功,广开言路,惩治腐败,奖励诤臣,以及防范皇亲国戚和宦官专权等。】 【这些主张奠定了开元时期的施政方针。】 【而后面继任的宰相宋璟、张说、韩休、张九龄等,也都功绩卓著。】 【靠着这些贤臣的辅政,李隆基将前几代皇帝留下的冗余官员彻底裁汰,然后又将机构精简,终于真正肃清了吏治。】 【而他不仅重视中央重臣的选拨,还特别关注最底层的县官一级的任用。】 【为了纠正唐初以来重京官轻外官的习气,又强调地方官与京官的交流,重视刺史县令的选用。】 【公元716年,他在大明宫宣政殿亲自对二百四十五名新任县令“问安人策一道”,进行考核。】 【并将其中不合格的四十多人罢官,另选贤能充任。】 【为了监督和考核地方官员,还将全国划分为十五道,每道都设置采访使。】 【公元725年,又亲自挑选了一批在朝堂上破有声望的诸部长官出任地方刺史,并赐宴赐诗饯行。】 【史称:“玄宗自初即位,励精政事,常自选太守、县令,告戒以言,而良吏布州县,民得安乐;二十年间,号称治平,衣食富足,人罕犯法。” 我怀疑李隆基是被穿越了。 前后反差那不是判若两人。 那特么就是两人! 逆天了!实锤了! 他被魂穿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