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史思明兵至邺城,杀安庆绪,留子史朝义在邺城,自己则返回范阳。】 【四月,九节度使溃败,监军宦官鱼朝恩将罪责推给郭子仪。】 【唐肃宗遂召郭子仪还京,以李光弼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 【同时重赏朔方节度副使仆固怀恩,为抑退李光弼做准备。】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支着腿倚着凭几,见状无奈道: “这皇帝……实在是反复无常!” “疑则不用,用则不疑!” “用人之术无外乎这八字。” “这人……没脑子!” 一旁的卫子夫则语气柔柔道: “皇帝不信武将反信宦官,怕是要重返后汉覆辙啊。” 刘彻闻言烦闷的挠挠头! 豪强!大臣!武将!宦官! 怎么这历朝历代都在一个圈子里打转呢?! 这原因出在哪里? …… 【九月,史思明率大军南下,渡河,攻取汴州。】 【李光弼只好放弃洛阳,迁出洛阳百姓退守河阳。】 【史思明在河阳大败于李光弼,逃回东京。】 【公元761年,鱼朝恩、仆固怀恩怂恿唐肃宗命李光弼出兵攻打洛阳,李光弼被迫出战,在邙山大败,因此失去兵权。】 【三月,史思明乘胜进攻长安,途中被其子史朝义杀死。】 【随即史朝义洛阳称帝后,叛军分裂,从此没有力量再向唐朝发动进攻。】 …… 天幕上。 垂垂老矣的李隆基坐在龙座上,仔细观摩着手上的香囊。 看着殿内的角角落落,过往的回忆屡屡浮现眼前。 “人间最苦伤别离,更那堪,玉魄永湮灭。” “今宵魂在何处,冷雨里,碎铃声咽。” “点点滴滴,心似寒泉落飞雪。” “便纵有万里江山,愧对荒莹月。” 余晖从殿外映进,照的满殿通红。 老者头颅垂下,香囊自手中滑落。 …… 【公元762年四月初五,李隆基辟谷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七十八岁。】 【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葬于泰陵。】 【四月十八日,李亨“闻上皇登逻,哀慕,疾转剧,乃命太子监国。”,病重,崩逝于东内大明宫长生殿,享年五十二岁】 【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大臣们感念李亨在两京沦陷之际力挽狂澜,维持了大唐的社稷,追谥庙号为肃宗。】 【李亨最终没能在自己手上完成平定叛乱的大业。】 …… 被软禁还能熬死自己儿子,李隆基真是……完美避开李家短寿基因,得到武则天的长寿基因。 真奇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