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朝廷里内部倾轧,边境的局势也十分严峻。】 【藩镇割据自肃宗开始,代宗成型,到了德宗时期,藩镇割据已经成了父子承袭。】 【经历两税法的改革而改善财政后,唐德宗打算处理藩镇问题。】 …… {代宗出来挨打吧。} {这个开端,是代宗为了安抚各地的节度使,让他们为朝廷效力并使其有所依靠所避免引发争端和叛乱而默许的。} {不过随着藩镇势力的扩大,这样的制度便引发了许多弊端。} {代宗表示:他也没辙,不同意这个默许,河北那些藩镇就要闹事,左右为难啊。} {当初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死后,李宝臣等藩镇上书力挺其子田悦继位之际,正值吐蕃再次大举入侵,几路大军连连进攻灵州、盐州等地。} {更有一路大军攻破了青石岭,向泾州逼近,离长安近在咫尺。} {如果唐廷不答应藩镇们的请求,就只有彻底撕破脸皮再度开战了。} {那时的大唐,还能同时与吐蕃、河朔两线作战?怕是嫌死的不够快!} …… 大秦。 嬴政越看藩镇两字,越觉得这两字像诸侯。 各地的藩镇本就由节度使控制,不仅拥有地方上的自主管理权还拥有大量的土地。 现在他们的子嗣还有权继承他们的职位和土地与其他的一切特权…… “节度使的职位代代相传,家族势力在地方生根发芽。” “最后的结果就是地方百姓只知有藩镇,不知有朝廷。” 一旁的刘邦是真不想跟他讨论这种国家问题。 但皇帝都开口了,自己总不能半句话都不说吧? 不能不给面子啊! “是啊,先例一旦开启,就再难以遏制。” “但此时就处理藩镇……不好说啊。”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看着天幕,实在是心累到极点。 自大唐立国,不管是对内地的三百州郡还是对塞外的外族各部。 历来都是说一不二的角色! 如今却要看藩镇的脸面行事,真是把朕的颜面都丢尽了! “其实以节度使治理边境是有几分好处的。” 一旁的李建成突然开口道: “从朝廷派到各地的节度使必然是经过朝廷甚至是皇帝亲自挑选的人才,对于地方的管理和安抚都很有作用。” 李渊目光不善,你小子要不要听听你在讲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