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他们,当得此礼!-《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第(2/3)页

    {对比安西都护府的全军将士为国尽忠,更加让人心寒的是唐廷对那些陷入蕃地的汉民态度。}

    {《缚戎人》里讲述的那位历尽千生万死回到汉地的百姓,却被唐朝边防将领当作蕃人擒良冒功,最终流放到东南了此余生。}

    {这种结局比起在西域战死的将士们来说或许更加悲凉与凄惨。}

    ……

    大唐·高祖时期

    李渊用衣袖擦了擦眼角。

    人老了,经历的多了。

    看不得这些无奈之人与无奈之事。

    安西军坚守大唐疆域有错吗?

    唐德宗无力救援安西有错吗?

    唐代宗置安西都护使有错吗?

    “李隆基啊李隆基……多少恻隐之事因伱而起啊。”

    ……

    大唐。

    “十五离家,意气风发。”

    “为国戍边,血染黄沙。”

    李世民从龙座上缓缓站起身子,一边整理衣冠一边缓声道:

    “几十载光阴似箭,两鬓斑白,物是人非。”

    “唯赤胆忠心,始终不变。”

    双手缓抬于胸前,行叉手礼。

    “他们,是大唐的脊梁!”

    “誓死守护的,是国之尊严!”

    “他们的坚守不是徒劳,他们的事迹名传千古!”

    在殿内众人的惊愕中,李世民行叉手礼微微躬腰!

    这并非是颔首致意的平辈之礼。

    乃是于下对上的弯腰磐折之礼!

    长孙皇后与李承乾也同样行礼。

    懵然愣了一下,随后处在李世民身前的众臣纷纷起身侧让,又向着天幕处跪下行礼。

    殿内的情形向外传去。

    偌大的太极宫,侍卫、宦官、宫女,俱都跪地行礼。

    大安宫。

    头发凌乱,满身酒气的李渊醉醺醺的看着天幕。

    “忠臣啊,都是忠臣啊……朕若有这等忠臣……”

    突然外面一阵甲胄摩擦之声响起!

    李渊猛的看向殿外。

    “何事喧扰!”

    殿外,一名宦官躬身快步进来禀道:

    “禀,太……太上皇。”

    “是…是皇帝陛下那里在向安西军行礼……”

    “宫内的众侍等,皆同陛下一般。”

    暗自舒了一口气,李渊放松下身体继续懒散靠着锦榻。

    “哦?行个礼怎么那么大动静?”

    宦官抬眼快速看了一下,磕绊道:

    “因为…因为陛下……行得是磐折……之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