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唐·敬宗时期 大明宫。 李涵面无表情坐在龙座上。 下首的王守澄正对着殿内大臣们高声道: “刘克明伪造圣旨,绛王李悟意图谋反,现今二人皆已俯首!” “江王李涵!谦逊有礼,当承膺天命,继承大统!” 大臣们俱都眼观鼻鼻观心,他们倒是想反对。 奈何周身的禁卫军正持刀在手虎视眈眈。 天幕来得晚了些……其实来得早一些也无可奈何。 虽然没有什么证据,但王守澄谋害宪宗在朝中不是什么秘密。 可是穆宗当时就定死了陈弘志一人,这事明显就不了了之了。 现如今,宫外兵马藩镇掌控,宫内禁军宦官在握。 除非太宗天降……还得带着玄甲军一起来。 不然……无可奈何啊。 王守澄看着殿内不说话的群臣们,脸上浮出一抹冷笑。 这帮子窝囊废在想什么他心中肚明。 别说太宗来得可能性不大,一个如此明显无能的君主有什么好看的?连骂他一句都是浪费时间。 就算来了! 皇帝废立只在我一念之间! 太宗又能奈我何?! …… 天幕上。 唐敬宗的评绩并未出现,转而出现了一位眉眼间带着愁思的皇帝。 『唐文宗·李昂』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这个“文”字摸着下巴思考着。 文宗?文? 看了大唐自李隆基之后的发展,他总觉得此“文”非彼“文” 要问为什么…… “这大唐怎么是个皇帝就能上庙号啊?” 刘彻摸不清这后世朝代的庙号规律,不满的吐槽着。 一旁的霍去病则接话道: “但这样好记啊,到现在我也不记得这几个皇帝的谥号。” “我就记得李世民谥号是文皇帝,李治谥号是天皇大帝,李隆基……” 霍去病挠了挠头。 “自李隆基开始就记不住了。” 刘彻听得脑袋发晕,手不由自主的扶上额头。 “怎么什么破事都追溯到李隆基身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