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除掉一個宦官容易,杀死一个团体很难。 何进怎么死的?就是这么死的。 而下首,魏征等人继续叙说和完善自己的想法,打算从根源上解决后面大唐遇到的问题。 “基于此,陛下,募兵制还是要实行的。” “毕竟田地的数量有限是事实,但绝不能以藩镇来治理地方。” “秘阁建立有保于帝王在军事上的下限。” “并且不会让大权流失于宦官之手。” 魏征举着笏板洋洋洒洒说了一通,房杜等人也皆深以为然。 房玄龄上前一步道: “陛下,魏侍中所言不无道理,但有一点需要注意。” “对于勤政的皇帝来言,秘阁无疑是好的。” “军事直达秘阁由皇帝执掌,不会致使兵权旁落。” “上传下达,也不必经过臣子的讨论而依靠皇帝自己决策。” “对于庸碌无为的皇帝,除了事必躬亲会很辛苦以外,也不会因为自身能力有限,参谋较少,而造成重大的决策失误。” “哪怕是如穆、敬这般不劳国事者,也不会因此失去战机,凭白浪费大好机会。” 杜如晦白着一张脸,有气无力道: “陛下,一国的发展与希望,终究是寄托在制度上,而不是依赖于人。” “人总是可变的,哪怕是圣人也会有缺点,而良好的制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人性的不足。” 李世民皱眉思考着。 众臣所说的种种其实不算过于稀奇,归根到底无非就是将军权收纳于皇帝手中,用而不放。 说简单点就是效仿始皇帝那般唯吾独尊说一不二。 但问题也在这里。 若是碰到秦二世那种皇帝怎么办? 无比集权的制度碰上了胡亥那种肆意妄为的人。 天下无人一能劝阻、能制衡。 虽然自汉高祖以来这种无比集权的皇帝只出现过一个汉武帝。 但秦皇汉武…… 李世民眉头越皱越紧…… 还需要一个后手……需要一个能制衡似胡亥那般帝王的制度。 “众卿所言朕已尽知。” 扫视大殿一眼,李世民正色道: “然兹事体大,不能一蹴而就。” “先观天幕,数历代之精融会贯通。” “在做计较。” 房玄龄几人对视一眼,陛下所言也对。 “唯。”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