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大汉·文帝时期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刘恒拍了拍刘启的肩膀,指着天幕对其道: “耳目之欲,筋骸之逸。” “皇帝一旦接近这些,就会顺而受之。” “并且会认为这些是人主理所应当得到的享乐,自己的近侍本来也应该向自己提供这种享乐。” 看到刘启认真恭听,刘恒将皇帝的弱点一一解析。 “如此行为,表面上看是于国无损,于事非专,即不以为是宦官功劳,抑非以为是宦官罪也。” “当宦官骄横著见,皇帝心含不忿而思翦涤。” “待退息于深宫,则娱乐迭进,而怒气不觉其渐平矣。” “待与宦官、后妃谈笑娱乐,进出相随且言听计从,当初的冲天怒火则遽蠲也。” “气一往而衰,安望其复振哉?” 刘启听得冷汗直流,望向刘恒期期艾艾道: “阿父……果真如此?” 刘恒捋了捋胡须,望着天幕道: “中材之主,庸人之性,皆尽于此。” “启儿,凡娈童稚女、清歌妙舞、捐烦解愤者,皆戈矛鸩毒之机也!” “曹操有一句话说的对,夫英雄者,胸怀大志。” “若只是轻歌曼舞就能叫其沉醉,那说明此人志气不坚。” “志气不坚,又怎么能一以贯之有始有终呢。” 刘启看了看一旁笑眯眯的窦漪房,又看了看一脸感慨的刘恒,不自主的开口问道: “阿父,你怎么看出来这么多的?” 正在感慨的刘恒为之一顿,随后看向刘启。 看着自家阿父眼里的纠结与为难,刘启抬手一止道: “不用说了阿父,我明白了。” “就我这禀性你很难跟我解释对吧。” 刘恒舒了口气,轻轻的拍了拍一脸郁闷的刘启宽慰道: “虽然你慧性愚悫,但你生活简朴啊。” “不然也不会有文景之治了。” 刘启一脸怅然的看着安慰自己的阿父。 “……真是谢谢你了,阿父。” “应该的,谁叫我是乃翁呢。” “……” …… 【被郭太后一言点醒的唐武宗开始想当圣明之主了。】 【为重组亲己的朝党,他将曾拥立李成美的宰相杨嗣复、李珏一起罢去,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京,拜为宰相。】 【李德裕是晚唐名相李吉甫之子,在穆宗时期就为翰林学士,历仕几朝,在唐朝政坛活跃了四十余年,曾因朋党之争屡遭贬谪,是唐朝后期的卓越人物。】 【而李德裕面见李炎的第一件事就是希望皇帝能跟宰相推心置腹,用人不疑。】 【请天子皇帝给他绝对的信任,君臣齐心协力,创造一番功业。】 【与文宗不同,武宗的确是用人识人还听劝。】 【两人一拍即合,而君臣联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宦官仇士良】 李炎,多好的皇帝,非得磕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