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仇士良的倒下不会给宦官们的整体利益带来影响。” “因为宦官典兵已经成朝廷驾驭军队和地方藩镇的重要体制!” “而宦官们的地位并不来自于仇士良的个人影响,而是得益于这个体制本身!”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多一个仇士良还是少一个仇士良,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不一样。” “相反,少了一个知根知底的仇士良,下一个或许更加难以对付。” 刘启望着阿父阿母,满是不理解: “可是……可是这武宗……” “他需要携大势,掌兵权。” 刘恒倚靠着身侧的锦榻淡淡道: “大势不在,兵权不收。” “换一个皇帝一切又都是徒劳无功。” …… 季汉。 心宽体胖的刘禅小声问向诸葛亮。 “相父啊,这宦官的军权为什么会被分呀?” “他都敢杀皇帝了,凭什么会允许新皇帝分权啊?” 诸葛亮轻摇羽扇,嘴角扬起。 看着终于都得思考权力的皇帝,倍感欣慰! “陛下,所谓的权力,其本质构成是自下而上的。” “民为贵,君为轻……” 诸葛亮追忆先帝的过往,感叹一声。 随后继续道: “简单来讲,仇士良能在那个位置拥有那个权力,是因为下面的军士服他愿意跟他。” “军队里的人愿意跟他,那么他就有了军权。” “有了军权以武力威摄他人,别人自然也只能服他。” “而为什么愿意服他呢?” “这是因为他刚上位的时候借的是老皇帝的权威。” “而等老皇帝死后,权力是有惯性的,新皇帝并不可能简简单单一句话就收回权柄,因此军中还是会继续之前的惯性跟随他。” “但是权力结构是能被瓦解的。” “新皇帝上台后,凭借制衡手段可以逐步瓦解掉他的下层权力。” “但这是个对峙消耗的过程,做的好,就如武宗一样能把扶持自己登基的太监给扳倒。” “做不好,这就是一场甘露之变。” 刘禅闻言沉默了。 他突然想到了李世民一言策反神策军的事。 “所以……相父。” “若是阿父能回来……” 你们都会离朕而去,对吧? 诸葛亮摇着羽扇的手微微一顿。 先帝啊…… …… 【仇士良致仕,宣告宦官集团再次回到皇帝身下。】 【同时,对于一直袭扰大唐的回纥,唐武宗也开始准备毕其功于一役。】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