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唐武宗·李炎】 【军事成绩:平昭义之乱,各路割据藩镇重新遵守朝命,唐朝在形式获得了统一。 扫灭回鹘,西北边境安定三十余年。 评价A级,得四分】 【制度建设:设置“备边库”,每年从赋税中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度支从盐铁税中储入钱帛十二万缗匹,第二年减少三分之一。 凡是各道进奉的助军财货也一概储入,以此储备物资,加强边防。 以“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为理念裁减冗官,提高行政效率,节省国库的开支。 即位之初下诏:“朝廷典刑,理当划一,官吏坐赃,不宜有殊,内外文武官犯入己赃绢三十匹,尽处极法。” 又下令官吏贪污满千钱的,处以死刑。 同时给官吏养廉银以促使其奉公守法“月选官许借支养廉,较当日加给两月俸料,体恤尤厚” 严格进士科的考试制度,选拔真才实学。 除了考理论文化知识还得考时政,方可实授。 限制地方奏官的人数,减少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也防止地方集权。 史家称赞为:“抑退浮薄,奖拔孤寒。” 因为此时滥用、冒用门荫特权取仕已成为吏治一大弊病,许多豪门子弟往往是凭借家族的功绩“自幼授官,多不求学,未详典法,颇有愆违”的纨绔子弟。 所以唐武宗下令严格执行用荫标准,明令限制门荫特权。 下敕规定官员兼职不得超过两道,如果情况特殊而兼三四道的必须接受中央朝廷的监督,以此来防止有的官员兼职太多而无力全面顾及兼领之地的情况。 并有效抑制地方势力的过分膨胀。 为了扶正风气,抑制贪污腐化,唐武宗还加强御史和谏官的权力品级。 武宗会昌年间对吏治的改革,令中晚唐的二十年间受益颇多。 评价A+,得四点五分】 …… 大唐·玄宗时期 穿着盔甲,捧着檀木桌啃着的李隆基看着天幕眼泪直流。 “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呜!” 已经见过其撑得爆炸场面的杨玉环淡定的看向高力士。 高力士感叹着: “多好的皇帝啊,可惜,死的太早了!” “呜呜呜呜!” “陛下有罪啊!” “呜呜呜呜!!” “若非陛下,此子就是大唐的汉宣帝啊!” 杨玉环疑惑抬头: “高将军,数不对吧?” 高力士恭敬道: “陛下说的太快,吞词简化了。” “……哦。” …… 【外交策略:南诏遣使朝贡。契丹内附,赐“奉国契丹之印” 黠戛斯入朝进贡,同时与唐军合兵消灭回鹘。 室韦、渤海、牂牁、昆明等国遣使入朝。 评价B级,得三分】 【民生经济:会昌六年,官方统计全国户籍四百五十万户,因连年征战导致人口下滑。 灭佛释放良田使百姓经济暂时有所上升。 评价C级,得两分】 【用人识人:在位期间重用李德裕致会昌中兴。 提拔石雄击败回鹘。 信任赵归真“换骨”之说把自己毒死。 评价B级,得三分】 【后世影响:含金量很高但名声很小的会昌中兴。“唐武宗灭佛”。评价B+,得三点五分】 【总分:二十分】 …… 宣宗捡大漏。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