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范祖禹看了眼闭目不言的司马光,按下心中疑惑,朗声道: “宣宗庶出!继位不正!” 赵煦:…… 司马光:…… “此非妄言。” “会昌四年,武宗竭力抑制仇宦,籍没其家。” “然宣宗继位非但不续奉武宗之政,反而为双手沾满朝臣和皇室鲜血的阉宦树碑纪功,荫其亲党。” “若非仇氏宦官在会昌末帝位争夺中立有大功,宣宗断不会对其有如此礼遇。” “会昌六年得到宦官翰林扶持,极力掩饰下却加优容。” “因李德裕等人打压内廷、收禁军兵权,宦翰恨之入骨,寻求复权推合意者。” “登基之初,便急于证明法理,谤穆宗弑父,欲定伪朝、炮制逆党,全面推翻会昌之政。” “武宗裁汰冗官,削减州县官员,宣宗便向裁撤地增数百官员。” “武宗灭佛以复财政,宣宗复佛兴建寺庙,将用于铸钱分解的钟罄、佛像回铸。” “同时取缔李德裕禁令,导致冗官兴佛现象在大中年间趋于严峻,官僚俸禄开支极大,财政负担入不敷出,又无武宗开源手段。” “于是增追征摊逃、税外加耗、差科杂徭,让刚恢复元气的天下江河日下。” “横征暴敛加速两税农户负担,豪强兼并与逃户愈演愈烈。” 司马光猛的睁眼,欲要开口却被赵煦抬手拦住。 眼尾一扫,却见皇帝面无表情。 范祖禹完全不知,直吐胸怀。 “以诈术御下,却无识人之明,为令狐绹等人蒙骗,所黩货于上,涂饰耳目者愈密,破法以殃民也愈无所忌。表面唯诺惶恐,私下有恃无恐、卖官鬻爵。” “又喜微服私访,号称明察,却多行拒谏贬黜。又有体民美名,却不肯行仁政减免饥民赋税。” “刚愎自用、智诈猜忌。” “朝野上下权诈纲纪败坏。” “看似勤政却主动破坏时局,小节愈严大贪愈宗。” “小昭而大聋,官欺而民敝,智攫而愚危,含怨不能言,而蹶兴不可制。” “以侥无大乱为中兴,以元气消亡为治理。” “将浙东、南诏、桂林之烽火遗祸于懿宗。” “欧阳公言:‘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太宗之遗德馀泽去民也久矣!’一言破的!” “贤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 “宣宗!特一县令之才耳,岂人君之徳哉!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沉寂。 片刻后,赵煦如梦初醒。 “难怪司马仆射会举荐你,的确是智识明敏,性行温良……” 赵煦怪异的看了一眼眼角跳动的司马光。 “如不能言?” 范祖禹微微一笑,对赵煦与司马光分别行礼道: “学生小有才能,万不敢担此誉。” 赵煦身体微微后仰,不由得又瞥了一眼满脸无奈的司马光。 沉思片刻后道: “范先生学识渊博,就先为秘书省正字吧。” 范祖禹一撩下摆,叩谢皇恩。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