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彻面色铁青。 “卫青。” 一旁的卫青立刻上前一步拱手待命。 “你是大将军。朕对你,对天下军队只有一个要求。” 卫青俯首敬听。 殿内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一股无形的压力似秋风尽扫落叶,带着毋庸置疑的威仪向四周铺去。 “军纪严明。” 刘彻看着眼前的卫青,一字一句道。 宫门外正在值守的侍卫无声的挺了挺腰板。 “朕要天下军队都似程不识手下的兵那样。” “令行禁止、军纪严明。” “你,明白了吗。” 紧紧低头,卫青拱手沉声道: “喏!” 看着出了殿门的身影。 刘彻看向霍去病,严肃道: “你去帮你舅舅。” 霍去病点点头。 刚要起身时,刘彻的手突然搭在霍去病的肩膀上。 霍去病看向刘彻。 刘彻看着年轻的将军,笑了笑: “你舅舅这个人仁厚,少不了会有一些人去叨扰他。” “多帮衬着点,朕许伱便宜行事。” 霍去病双目中透出认真之色。 “放心吧陛下,交给我了!” 随即大步出门而去。 看着逐渐远处的身影,刘彻慢慢收敛笑意。 李世民的馀德让藩镇出兵勤王和藩镇劫掠长安让他确定了一件事。 要非常积极、坚持统一一个天下! 不能只降伏每一个“国”,而且要确保不让任何武将独立运用兵权。 李世民成为“天可汗”是很威风。 可以说是天下汉、胡共主!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也是承认了天下之大,有不属于皇帝统治范围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关系模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而‘天可汗’这个称号却在时时刻刻提醒天下人……率土之滨不一定非是王臣…… 唐朝的强藩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就像返回周代的封国。 拥有自己的军事和财政权力,和朝庭分庭抗礼。 而下一步…… “诸侯争霸,不知又会是谁能如高祖一般……” “重定天下。” …… 天幕上。 长安。 残肢断臂、尸横遍野。 皇宫、官署、民宅、商肆。 血流成河。 …… 【另一边,黄巢派遣的探哨探得长安城现状后回禀。】 【确认消息无误后,黄巢果断传令,反攻长安。】 【官军怀里抱着金银珠宝根本无心交战。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开始,唐弘夫、程宗楚阵亡,官军全军覆没。】 【直到此时,王处存才将战败的消息告知给郑畋。】 【大好局势被葬送,郑畋吐血病倒,凤翔司马李昌言趁机夺权,将郑畋撵离开关中。不久之后郑畋郁郁而终。】 【公元881年四月初十,黄巢进驻长安,下达了第一道军令:洗城。】 …… {乱世!太乱了!} {一开始还装个样子,这回装都不装了。} {这不自己作的,第一次入城时屠了一遍,后来有人提反诗又屠一遍,这两次把长安上下所有阶级都得罪遍了,他们凭什么要看的上黄巢的?} {而第三次屠杀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两次,有近八万人死于此难!} {我记得他的队伍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走到哪抢到哪,说白了就是一群土匪!} {这些起义军的发起者最初的想法可能是好的,但是一旦做大做强就忘记了初心。} {沉迷于荣华富贵,纸醉金迷,眼里只有个人得失。} {要不说刘邦、朱元璋牛逼呢,富贵人家对物质和名声有一定的抵抗力,这就决定一部分上限了,而穷苦人家对这些东西的抵抗力基本成负数。而能将这种负面Buff消除的,都是有大毅力、胸怀大志的人。} …… 大宋。 赵匡胤叹口气,随即又冷笑一声: “这才哪到哪啊……” “五十多年来,父杀子,子杀父!” “亲属罔顾伦理,宗礼土崩瓦解。” “朕统一天下,就是为了重塑礼法!” “人不知礼,与禽兽何?” …… 大宋·太宗时期 赵匡义面无表情望着天幕。 从晋到唐,皇帝必须得到贵族支持才能掌握政权。 贵族占据中央位置,一头控制百姓,一头牵制皇帝。 但黄巢……或者说那帮武人执政的五国打破了这些束缚。 而这帮武夫既不懂治国,也看不起文人。 “士人……” 多好的工具啊。 果然,武夫是不长脑子的。 …… 大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