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系列的安民利民措施使他赢得了民心,实现境内大治。】 【但一登基,这人就变成了李隆基第二。】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盘腿坐在地上,从杨玉环怀里的玉盘中捻了颗圆滚滚的葡萄扔嘴里,随后含糊道: “朕算看明白了。” “以后但凡有個前明后暗的君王,这朕的名字都跑不了。” 一旁的杨玉环也捻了颗葡萄扔嘴里,同样含糊道: “这说明三郎的名气大啊!” 李隆基的表情一顿,看向杨玉环道: “你可真会安慰人啊……” 杨玉环笑眯眯的点点头。 “在这方面奴是有点天赋的。” 李隆基:…… “吃葡萄吧。” …… 【先是大召宦官,召到千把人,任为心腹。】 【其次交接伶人,让他们出入宫廷,凌驾于百官之上。】 【重用敛臣,搜刮百姓。放纵武将,施暴地方。】 【大修宫室,广采美女。纵马农田,打猎取乐。】 【同时为了充实内库,断了军士们粮饷,使得将士们只能卖儿鬻女。】 【又受宦官、伶人挑唆,无端怀疑功臣、大将,任意加以杀戮。】 【他依靠大臣郭崇韬平定前蜀,却听任刘皇后及儿子李继岌的谗言将这个功臣给谋杀了。】 【等第二个功臣朱友谦为被诛杀后,朝中将臣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尤其是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整日如坐针毡。】 【在如此形势下,他又从魏博镇抢走了将士们的妻女一千多人。】 【公元926年二月,魏博军拥戴指挥使赵在礼发动兵变,李存勖忙派大将李嗣源率领大军前去镇压。】 【到了魏博后,朝廷大军发生兵乱,与魏博牙兵合军一处,共推李嗣源为主,拥兵造反。】 对朝廷极度不满的魏州兵士推赵在礼为头,发动了兵变。】 【四月,李存勖打算亲征,然而大军还未出征就发生兵变,随即于乱军中被杀,终年42岁。】 …… 大明·永乐时期 “李克用一生征战,却死都不能出河东。” “李存勖是最有希望完成统一的人选,可最终也身败名裂。” 朱棣靠在躺椅上,舒展着双脚。 朱瞻基眼睛一转,倒了杯水双手递给朱棣,询问道: “爷爷,不是说唐庄宗玩物丧志吗?你怎么说他是身败名裂?” 朱棣看着手里的茶水,又瞥了一眼满脸堆笑的好圣孙,冲着不远远处的朱高炽大声道: “你怎么一天什么都不管啊!” “你这儿子怎么教的!” 那边朱高炽正忙着看折子,闻言头也不回的答道: “爹,要不您来看折子!我去教儿子!” 朱棣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对着朱瞻基道: “玩物丧志只是表面,李存勖失败的根源是藩镇对统一的反扑。” 朱瞻基给朱棣按捏着肩膀,另一边的朱高炽回头看了一眼,无奈摇头。 “那个时候,什么宦官什么神策军啊,早都烟消云散了。” “而江南财政呢,也被几小国瓜分。” “只留下了一些骨干回到北方,和户部、度支使合并为三司使。” “他只要扫平藩镇,统一大业指日可待。” “而藩镇中最能闹事的,就是魏博镇。” “从唐代宗时开启,魏博牙兵就是雷打不动的钉子户。” “只要有所不满,就立刻翻脸!” “李存勖带领魏博牙兵东征西讨时还不觉得有什么。” “等他坐上了那个位置,他才明白有个随时会挑战自己的藩镇是多恶心。” “可惜啊,他是真没那个治国的脑子。” 朱棣看着天幕吐槽道: “玩的哪是平衡之术啊,都是以命换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