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幕上。 汴梁宫内。 身穿常服的郭荣意气风发的看着殿下群臣。 群臣肃穆俯首,聆听上位诏令。 “诏:文资官、翰林学士两省官内。” “有曾历藩郡、宾职、州县官者,令各举可堪为县令、录事参军者一人。” “务在强明清慎,公平勤恪。” “其中有已曾任令、录者,亦许称举,并当擢用。” “不拘选限资叙,虽姻族近亲,亦无妨嫌,举主只须举状具言。” “然,若任官内贪浊不公,懦弱不理,或职务废阙,或处断乖违。” “并量事状重轻,连坐举主。” 殿内众人愣了一瞬,随之眉角上扬。 刚想山呼,还听一言未毕。 “应,内外文武臣僚。” “今后或有所见所闻,并许上章论谏。” “朕躬之有阙失,得以尽言。” “时政之有瑕疵,勿宜有隐。” “只求名实,不尚虚华。” “不苟素工文,但直书其事。” 话音刚落! 山呼万岁之声震天动地! …… 【公元955年二月,周世宗下了一道诏书,史称《求言诏》】 【令群臣不必有任何顾虑,畅快地分析大周的过去和未来,讲述得失之道。】 【王朴遂上《平边策》,定天下大势。】 …… 天幕上, 《平边策》缓缓展开。 先下江淮,次下江南。 再下荆湖、南汉; 再下巴蜀,尔后北向幽燕。 最后下河东刘氏。 …… 大汉·文帝时期 “这就是施仁政的好处了。” 刘恒击掌而叹。 “先是强加命令,使官员各举贤才以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再颁诏内外,可随意上章,直评为政得失。” “这是昭告世人,他欲清明政,治天下!” “你要多向他学习。” 刘启平静的要死。 但凡出现个不错的人就让我学。 我学的过来吗! …… 大汉·景帝时期 “你要多向他学习。” 刘启抱着大胖儿子严肃道: “你看看,他不但为人谦逊谨慎、待人真诚。” “还能闻官吏之优劣,以广听闻!” “你待人以诚,别人也以诚待你。” “这不就出了《平边策》吗?你看看写的多好!” 小刘彻翻了白眼。 笑死本太子了。 我! 老刘家! 刘家天子! 待人以诚?! 阿父你喝多了吧? 用人以诚还差不多。 “阿父你看得懂啊!它好在哪里呀?” “彻儿不懂啊!” 抓了抓发髻,小刘彻开始给自家老爹找不顺畅。 刘启脸一黑。 这小兔崽子就是故意的! 用屁股想也知道,这竖子一定又在周亚夫那里等着朕呢! “伱都七岁了!居然连这个都看不懂!” “去抄《左传》一遍!” 把小刘彻放在床榻上,刘启挥了挥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