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秦。 呆呆的看着天幕。 嬴政脑子里就一个问题。 这宋车宗的车究竟是什么东西在拉啊? 要是不拉车这东西不得一昼夜奔行八百里? 还是这车宗有独特的驾车技巧? “输了……” 嬴政喃喃自语。 大秦骑兵急行也没这么快啊…… 有这本事你上什么战场啊,学学李世民教人学车好不好啊。 “车宗……” …… 大汉。 “要学赵匡胤你就贯彻到底。” 刘邦将啃干净的鸡腿骨扔到漆盘里。 “一国之主,临阵脱逃!御驾亲征征成了笑话!” “骑的什么驴马啊?跑的还挺快!” “乃公当年胸口挨了项籍一箭痛的要死都没想过逃跑!” 吕雉手里旋着调羹,散着碗里肉汤的热气。 轻飘飘道: “我发现你近些时日很喜欢提项籍啊。” 底下的刘盈迅速低头,同时伸手把一旁小刘恒的小脑袋也按下去。 小刘恒:我也没打算知道啊! 刘邦嗦了嗦手指,叹气道: “人上了岁数总爱回忆过往,其实我也不乐意提他。” “但就看天幕里这些来来往往的英雄豪杰、小人鼠辈。” “我就总能想起他……” 刘邦身体微微靠后,手搭在支起的腿上,长声叹道: “楚霸王,是朕的对手。” “朕打败了他,他成就了朕。” 吕雉眼帘微垂。 刘盈看着桌子上的猪头愣了神。 小刘恒则看着刘邦。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把眼睛从红薯叶子上挪开。 搓了搓手指,眉头皱起。 “大宋怕是要根基不稳了。” 一旁的刘启把头从曲辕犁制作图中拔出,茫然道: “不至于吧?只是输了一场而已啊?” “这宋军还是挺能打的啊,要不是车宗突然跑了群龙无首,第二天不一定会输啊。” 刘恒将指尖上的泥土搓下,从窦漪房手里接过麻布擦了擦手。 “你记不记得,宋太祖的那份评绩中赵德昭是怎么死的。” “自尽而亡?” 刘恒点点头。 “自尽而亡……他为什么自尽而亡?” 刘启摇摇头。 “天幕没说。” 刘恒点了点桌子,沉思道: “本来宋太祖的军制改革已经断了将士拥立的行为。” “但偏偏车宗带着赵德昭上了战场,不提他是作秀还是真心提拔。” “问题关键在于他跑了。” 刘启顺着刘恒的思路喃喃道: “将士们找不到皇帝,而先帝的儿子还在军中。” “兵将拥立、先帝之子……五代惯例?” 刘恒看着刘启,肯定了他的想法。 “这两者加在一起,朕不信这人睡得觉。” “赵德昭活不了,那些拥立的兵将也让他安稳不下去。既然如此,他会不会在宋太祖的基础上再次打压武将?” 刘启合上辕犁制作图,明白了阿父的意思。 正所谓过犹不及。 宋太祖的制度已经限制了武将坐大。 提高文人待遇更是摆明了制衡武将。 若是再此基础上继续加以限制只会造成另一侧的失衡。 若是天下一统,失衡也就失衡了。 但此时宋朝群狼环伺,武将可制约但不能过于制约。 否则就是自废武功。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揣摩着究竟是什么神奇动物能有这般神速。 “他这车是用大宛马拉的吧!” 一旁的卫子夫掩嘴轻笑道: “或许是大宛驴呢。” 刘彻猛得一怔,笑着点了点她。 “你个促狭鬼,别说,驴跑的其实也不慢。” “人坐在车后面对驴来说车辕是在往上挑的,驴比不负重还要省力。” 正在偷笑的卫子夫听到皇帝如此认真的回复人都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