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赵恒:……你骂的好脏啊…… “朕是说……是说……” 扣着刘娥的掌心,赵恒吞吞吐吐道: “是说盟约……那事……” 刘娥噎了一下。 这事……大臣们又不是没劝过你。 人还拿太宗负伤一事劝你,你不是没听吗。 “嗯……不打仗总是好的吧?” 赵恒一顿,抬头看着刘娥目光复杂。 你要是用肯定的语气多好。 那朕就被安慰到了…… “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 “朕又没献地!朕怕什么!” “来人!上酒!” 刘娥一手托腮,一手被赵恒牵着晃悠。 这就破罐子破摔了是吧? …… 大明。 “高梁河之战,就兵力对比而言宋军是明显占上风。” 朱元璋撇着碗里的茶沫,对一旁的大儿子朱标道: “但最后却以惨败而告终,使宋初以来培植的宋军精锐元气大伤。” “究其战败内部原因,一是战略上轻敌,以为挟战胜北汉的余威必能奏功。” “二是战术上失策,屯兵坚城之下不作打援部署,导致处于内外数路夹攻的被动之境。” “三是士气不振,将士连续作战身心均已疲惫,将领中甚至有掳掠北汉妇女充当妓的,其军心涣散、士气低落可以想见。” “最后就是宋太宗懦弱无能。” “而以上种种都可以归结于最后一条。” 撇了半天茶沫也没喝一口,朱元璋将茶碗一撂。严肃道: “为君者可以不知兵,但不能自傲以为知兵。” “咱给你留了一堆武将,你可劲用!往死里用!” “但就一条!” 竖起食指,老朱郑重道: “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准御驾亲征!” 朱标看着一脸“你不答应你就不是我儿子”表情的老爹。无奈点头应答。 “是,儿子知道了。” 精兵猛将如云,皇帝得傻成什么样才会亲征? …… 【高梁河之战,宋军在皇帝坐镇、兵力占优的情况下被耶律休哥的辽军打败。】 【蒙羞的宋太宗不得不转攻而守。】 【而在班师回朝后,宋太宗并没有对消灭北汉的将士论功行赏,赵德昭为此提醒宋太宗。】 【宋太宗大怒道:“等你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赵德昭退朝后自刎而死。年二十九。】 【公元981年,宋太祖次子、二十三岁的赵德芳也死了,死因不详】 …… 大宋。 “砰!” 赵匡胤拍案而起,大喝道: “来人!端水!撒盐!” “朕有大用!” 昏迷的赵匡义:…… …… 天幕上。 马蹄急!征尘起! 『宋』字大旗迎风猎猎! 望之不见边际的大军再次北上! 大军兵分三路。 东路军出雄州直指幽州。 中路军出飞狐指向蔚州。 西路军出雁门关指向云州 三路烟尘纠结于天上。 四个灰蒙蒙的大字展开。 『雍熙北伐』 …… 【高梁河之战后,宋辽之间在边境上的战争虽不大却不断。】 【两国来来往往各有胜负。】 【公元982年九月,辽景宗去世。十二岁的辽圣宗继位,承天皇太后萧绰摄政。】 【因“契丹主少,母后专政,宠幸用事”】 【宋太宗决定准备再次北伐。】 【公元986年正月,令曹彬、田重进、潘美和杨业等率三十万大军兵分三路合围幽州。】 【因有了高粱河惨痛教训,宋太宗这次不在亲征,而是用阵图遥控指挥。】 【命东路以曹彬为主帅,米信为副,率领宋军主力两军同行,出雄州以缓慢行军的战术,张大声势,向辽幽州进发,以牵制辽军主力。】 【中路以田重进为统帅,出飞狐口,西路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出雁门关攻取关外诸州,再与中路军会合。】 【最后挥师东进,从北面与东路军夹攻幽州】 【因为这年是雍熙三年,因此史称“雍熙北伐”】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