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宋之英主,无出仁宗。” “帝躬慈俭之德,宰执台谏侍从之臣皆谓君子,其治之盛也。” “在位四十二年,畏天、爱民、奉宗庙、好学、听谏。行此五者于天下,所以为仁也。” “庆历、嘉佑之治,上参唐虞,下轹商周。” 忽必烈突然被呛到了。 “咳咳!咳咳!行咳咳别说了!” 殿内安静下来,只余忽必烈奋力的咳嗽声。 过了片刻,一张脸憋的通红的元主平复下呼吸,莫名笑道: “上参唐虞,下轹商周。行。” 随后又割下一块羊尾油,过了过盐水,放到刘秉忠的盘子里。 “仲晦,你怎么看?” 刘秉忠看着那块羊尾油,面不改色平静道: “三代以下之主,汉文帝为最。” “光武、唐太宗次之。” “宋仁宗虽恭俭,然而治乱相半,不足道也。” “四十年中,君子小人相杂并进,河北西夏,日寻兵革。” “百姓苟安之暇不可得,何言治盛哉。” …… 大明·英宗时期 朱祁镇望着天幕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先生!这铜人朕也仿制了!” “岂不是说朕的功绩也不会低!” 王振一甩尘尾,笑道: “若是天圣铜人不曾失传,陛下此事只能为锦上添花。” “但天圣铜人失传何止百年。” “陛下此举便是绍续上下,定是有功的。” 朱祁镇叉着腰仰天狂笑! …… 大清·乾隆时期 看着天幕里一脸无措的宋仁宗,乾隆乐不可支。 “哈哈哈哈!傻了吧!” “就是让你走个过场!” …… 天幕上。 赵祯看着手里的金盒一脸荒谬。 『予寿四年,赠续命丸一颗。』 『注:续命丸可指定非自己的他人服用,服用者可得寿十年。』 “朕就是想要个儿子……” 但还好,赵祯也不算太失望。 就是这个续命丸……你这是给后面哪个皇帝准备的? 奇怪。 …… 大汉。 刘邦揣着袖子,慢条斯理的说道: “看这意思,后面是要有个英年早逝的有为君主啊。” “不过他说想要个儿子……他不会还没儿子吧?” 吕雉想了想宋朝赵二这一脉,冷笑道: “怕不是冥冥之中祸延子孙呢!” “若不是赵二继位,天下恐怕也不至于糜烂至此!” 刘邦闻言也叹息一声。 没对比,没伤害。 赵匡胤虽然得位不正,但他最起码走在李世民的路子上也快要走通了。 赵老二得位不正,也想走李世民的路,但这路哪是那么好走的。 又出了宋真宗这么个傻孩子。 好说是萧规曹随,坏说是不知变通。 等到了宋仁宗……想改都难了。 后面还指不定什么模样呢,可能冥冥之中真觉得赵二一脉不行,所以绝了他子嗣? 摇了摇头,刘邦把这荒谬的想法甩出去。 估摸还是从赵二开始,他们家有什么疾病吧。 …… 【宋仁宗曾生有三子,皆幼年夭亡。】 【最后的儿子赵曦死后,所生皆为女儿。】 【于是群臣向宋仁宗建议领养宗室为继嗣,但都遭到宋仁宗的拒绝。】 【公元1056年正月初一,正进行大朝会,宋仁宗突然发病,神志失常,直到二月中才病愈。】 【其间宰相文彦博曾向宋仁宗建议以宗室为嗣,宋仁宗表示同意,但不久病愈后,这事就不了了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