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前后战斗身被四十九创。” “平叛成都时,身中流矢五战五捷,攻克益州,却把战功让给了部下。” “澶渊大战时,身在最前线,七十余日不解甲,直到辽国退军。” “病逝时,禁军以父兄之礼葬他,他也是宦官啊。” 一旁的刘娥无奈道: “可就算是秦翰复生,也不能担当西征的主帅吧?” “这次西征明显是为了平定西夏,这可是图谋灭国之举啊。” “纵观历朝历代,这种烈度的战争也从未让一个宦官来担当主帅的道理啊?” 赵恒点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但这是祖宗之法啊。” …… 大宋·神宗时期 赵顼摸了摸额头,他有点能理解未来的自己在想着什么。 西夏内乱,我不取则辽国取。 难道要坐视辽国坐大吗? 以耶律洪基没事都敢向宋朝勒索土地的贪婪,近于分裂的西夏算什么? 可是……王韶呢? …… 大明。 “伱就说宋朝他倒霉不倒霉吧!” 朱元璋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捧着西瓜啃着。 擦了擦嘴角,嘴里鼓鼓囊囊的说着: “唯一有点本事的王韶还死在元丰西征的前夕。” “六月死的,七月西夏消息就传来了!” “你说说!多倒霉!” “这大宋的确是不得天命!” 一旁的马皇后拿着西瓜看得心烦,一把将身边的抹布扔过去。 “吃东西的时候别说话!” “这汁水全喷我身上了!” …… 天幕上。 千里蔓延的山脉上,一道道身影连成一条长龙汇聚于一处。 垒石搭木,一座城寨正在此处快速成型。 …… 【宋神宗不甘心灵州之战的失败。】 【公元1082年七月,神宗接受沈括与种谔的建议,派徐禧等人到横山一带主持筑城防守事务。】 【徐禧主张在永乐筑城,遭到沈括与种谔的反对,但徐禧固执己见,筑永乐城。】 【永乐城从八月十五日动工,九月初六修成,神宗赐名“银川寨”。】 …… 大唐。 “急功近利。” 李世民捻着胡须,下了评价。 一旁的李承乾轻声询问道: “横山延袤千里,出产战马,易于耕种,有盐铁之利。” “占得横山,再沿银、宥、夏、盐、会、兰等州一线修建城寨,筑垒推进,一步步稳扎稳打。” “就能围逼灵州,逼使西夏就范。” “阿耶为何说他急功近利?” 李世民放下手,枕着软枕,身体往前一倾。 “没错,横山就像一条天然的长城阻峙在宋与西夏之间。” “对宋朝来说,拿下横山的制高点,就像辽国掌握了燕云十六州一样,从此登高临下,任意驰突,随时进入西夏腹地。” “但问题是,西夏不会坐视不管。” “只要他们不傻,就一定会派出大军,派出精锐来拔掉这眼中钉肉中刺!” “那么问题来了,宋朝的主将能不能守住呢?” 李承乾看着天幕。 就看这徐、沈、种三人的相处……这寨子没了的可能性很大啊! …… 【横山对于西夏来说,比河湟更重要。】 【永乐城刚建成,西夏便派出二十万大军拼死争夺,其中包括被称为铁鹞子的主力骑兵。】 【徐禧得到情报,居然不相信,麻痹轻敌,一意孤行。】 【公元1082年九月二十日,永乐城陷落,三万守军阵亡,二十万民夫死亡。徐禧本人死于乱兵。】 【十月初一,宋神宗接到永乐城失陷的消息,悲愤涕泣,不思饮食,早朝时面对辅臣失声痛哭,群臣不敢仰视。】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撇了撇嘴,揣着袖口嫌弃道: “就你们也配用永乐?” “晦气!” 一旁的朱瞻基看向朱高炽。 朱高炽绷紧一张胖脸,一只手在胸前轻而快的摇动着。 朱瞻基咽了口口水。 佯装无事,继续看着天幕。 …… 天幕上。 福宁殿丹墀上,禁卫成列。 当值侍人,举止谨慎、神情沉默。 福宁殿内,已是一片无奈和凄凉。 御医们神色慌乱,几十名宦侍、宫女都愁容满面,落着眉眼。 他们三五相依,站在皇帝寝室外的长廊里,望着紧闭的寝门。 惶恐的等候着宣唤或是那句不敢说出口的哀音传出。 在不安的等待中,三更梆鼓敲响。 寝殿内,妇人的痛哭声从中传出! …… 【永乐之役大大刺伤了神宗,史称“及永乐陷没,知用兵之难,于是亦息意征伐”。】 【他强兵开边的梦彻底破碎了。不仅精神委顿不振,病情也日渐加剧,身体状况急转直下。】 【公元1085年正月初,神宗一病不起,至二月末,已病重不能说话。】 【三月初一,立长子、时年十岁的延安郡王赵傭被立为皇太子,改名煦。】 【初五,驾崩福宁殿。】 【终年三十八岁,葬于永裕陵,谥号“圣孝皇帝”,庙号“神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