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葛亮微微点头。 两人继续看着天幕。 殿内众人:……不是,你俩倒是说啊! …… 大唐。 李世民指着天幕,对一旁的李承乾教导着。 “行兵打仗,摸清敌军的真实进攻意图是主要问题。” “看天上这人的行兵风格,是稳扎稳打的人物。” “可以先修城寨以做防备。” “然后自汉中,长安分别派出两支军队前往三路防区接壤处驻扎。” “如此,不管敌人进攻哪一路,这两支军队都可立即驰援。” “内有城外堡寨的缓冲,外有两支援军到来。” “只要拖一拖夏军粮草,另外两支军队再协同出击攻击夏军后方,夏军必败!” …… 【章楶得令后,命诸路修建城寨。】 【同时派五十二岁的郭成前去守卫平夏城。】 …… 大宋·仁宗时期 “如此大动干戈,命令地方守军筑寨防守是不是过于紧张了?” 文彦博开口反问道: “而且,城外筑寨耗费巨大,到时若敌军只是小股袭扰,我们岂不白费军饷?” 赵祯不说话,只是独自饮酒。 狄青看了一眼皇帝,又看了一眼大臣。 冷声道: “城外筑寨确实耗资巨大,但却是抵挡西夏骑兵的最优方式。” “神宗皇帝熙河开边收复青塘、熙河,使得这片自安史之以来就孤悬中原之外的土地重新回归中原管辖,丝路重新畅通,神庙功勋不逊太祖太宗,必将彪炳史册。” “而元祐初年,我朝力主绥靖,割四城、续岁币。” “边境军民一面要打仗一面要耕种,难道所费之资要比修筑几处堡寨要少吗?” 一众人看着狄青,不由惊讶侧目。 狄青则是想通了。 不管自己功绩如何,他们都是要针对自己的! 索性就直接说开了! 那劳什子枢密使……某不当了! …… 天幕上。 长长的没烟峡被西夏军控制住。 数十万大军兵临平夏城。 而大军之外,有一只万数精骑在外围巡视周边各个峡谷、平原。 画面一挑。 在更远的大外围。 一支西夏大军屯兵罗萨岭牵制熙河路。 一支大军屯兵梁柽台抵住鄜延路。 一支大军驻守白池抵御秦凤路。 …… 【梁太后领着号称“一百五十万”的四十万大军直奔平夏城。】 【自没烟峡进泾原路,所过之处全部控制。】 【分出十万大军挡住其余诸路来援的关口。】 【自己率三十万大军到达平夏城后,布下连珠大寨。】 【东抵葫芦河,西连石门峡,绵亘百余里,声势空前浩大。】 …… 大明。 朱元璋盘着木如意,摇头感叹道: “这梁太后还是有两下子的。” 马皇后捻着一块碧粳粥,看着朱元璋。 老朱用如意点着天上的阵营。 “这样远近搭配梯次配置,是既围城又打援还能牵制,可以说面面俱到了。” “若按着那梁太后的思路,这么打下去,宋朝胆小的话她可以稳稳地拿下平夏城,拔掉这根钉子,顺便砍死一大批宋朝官兵,复盘一下永乐城模式。” “如果宋朝胆大,敢调动兵力四下增援的话,她能把平夏城周边变成屠宰场,让无数的宋军死于此役。” 拿手帕擦了擦粘在嘴边的糕粉,马皇后询问道: “那最后谁赢了?” 朱元璋用木如意敲着肩膀,淡淡道: “宋军赢了。” …… 【当时,平夏城仅有守军四五千人,算上周边堡寨里的驻军,也不过两万人。】 【宋朝枢密院调遣西北诸路入援泾原路,在平夏城的正面战场上集结了八万以上的兵力,由泾原路副都总管王恩统领。】 【其他各路也各自集结起数万大军,准备以浅攻牵制夏军,以缓解平夏城的压力。】 【宋夏边境上一时陈兵数十万,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一触即发。】 …… 天幕上。 几百辆木制的、五丈来高、蒙着牛皮厚毡的战楼顶着雨点般的箭矢向平夏城驶去。 战楼抵达城下,跟随其后的西夏士兵溜到了城墙底下,开始挖洞。 然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