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汉·景帝时期 小刘彻捂着胃抽搐着脸,叹口气。 “宋朝百姓摊上这么两个皇帝……真是……唉。” “阿父,你说若是当时即位的不是赵桓,事情会不会有转机?” “他被逼着登基,当时外面是金人军队步步进逼。” “到底该战该和,要打还是要求和,他都拿不出主意来,只能不断摇摆改变。” “摇摆改变是不可能掌握时机的。” “于是就出现了条件不好时却要打,好不容易打胜仗了却决定要议和的情况,士气更低,防御就更难了。” “一边反复战和,一边心里想要的是尽量议和,时间越拖,越是战不了,打不赢,也就更迫切议和不可。” “若是换个人……” 刘启沉默着,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其实朕在想,为什么天幕连着大臣一起惩罚。” 小刘彻揉着胃,疑惑道: “不是因为君臣共治吗?” 刘启点点头,又摇摇头。 “那是亡者的心声,不是天幕的本意。” 小刘彻歪着头看着他。 刘启看向天幕,帝王威严少见的展露于小儿眼前。 “金人要求皇帝来当人质。” “这就像下棋时打死对方的执棋者。” “下棋的人都没了,这还如何下下去?” “这是绝对不可能考虑答应的。” 小刘彻本还惊讶于自家老父亲身上的威重。 这话一出一点威重都没了。 还真是……无法反驳呢。 刘启自顾自的说着: “然而宋朝竟然连这种条件都没有断然拒绝,甚至皇帝去当人质还有太上皇在。” “很难想象会有朝代容许这种事发生。” 一旁的王皇后也无法理解。 “这确实是奇耻大辱。” 刘启看着那张羊皮纸棋盘,淡淡道: “这样的耻辱,源自重文轻武。” “这时武勇作战在皇帝心中几乎不成选项了。” “或者说战争不再是为了求胜,只是换取好一点议和条件的手段罢了。” “所以才能这样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 小刘彻托着下巴认真听着。 “先是长期屈服于辽人的武力威胁下,接着败于西夏,再来和金人联合出兵竟然还败给辽。” 刘启捻起一枚棋子冷笑着。 刘家皇帝的天赋开始闪耀。 “所以,在宋朝上下的印象里,仗是不能打的,总得找出可以不打仗的方式。” “而如果只有将皇帝卖掉才能不打仗,那也就只好将皇帝卖掉吧!” 小刘彻感觉心底发寒,咽了唾沫。 刘启斜瞥他一眼。 “所以,如果皇帝都能卖掉,那卖主还能是皇帝吗?这到底又是谁的天下呢?” …… 【北宋以重文抑武、分散事权为特点的体制虽有很多弊端,却也有效防止了在皇室之外形成其他权力核心。】 【换句话说就是赵姓皇帝仍有无可替代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社会民心还没发展到“人心厌宋”的程度。】 …… 大秦。 嬴政臭着一张脸看着天幕。 你究竟是在说人心厌宋,还是人心厌秦啊! …… 大汉。 刘邦捋着胡须,摇头晃脑道: “乃公严重怀疑,这是因为金人的外族身份消解了徽宗的民不聊生。” “然后惨痛的代价又让百姓在气愤徽钦二帝时,同时愤恨金人。” “不然,下场不比秦二世隋炀帝好哪里去。” 吕雉若有所思。 “尊王攘夷?” 刘邦笑嘻嘻道: “差不多,但不准确。” “乃公管它叫转移矛盾!” …… 【民心士气尚存,为南宋的复国奠定了最为深厚的基础。】 【这一点从伪楚帝张邦昌和汴京留守百姓身上展现的淋漓极致。】 …… 天幕上。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