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公元1164年正月,宋孝宗在主战派的鼓励下,派胡昉出使金营,表明宋朝拒绝归还四州,否则将中止和议。和议陷入僵局。】 【宋孝宗命张浚视师两淮,全力备战,准备与金军一决雌雄。】 【张浚招徕山东淮北的忠义之士万余人,补充建康、镇江的正规军,增修两淮城堡工事,添置江淮战舰,随时奉命待发。】 【汤思退及其同党百般攻击张浚,诬蔑他“名曰备守,守未必备,名曰治兵,兵未必精”。】 【四月,宋孝宗召张浚还朝,罢去相位。】 【八月二十八日,张浚死在离京途中,遗嘱说:“我曾任宰相,不能恢复中原,雪祖宗之耻,死后不配葬在祖宗墓侧,葬在衡山下足矣。”】 【死前还在询问,朝廷是否放弃了四州。】 …… {张浚未能恢复中原,不葬先人墓左。} {宗泽临死前大喊三声“过河”!} {岳飞含泪班师,蒙冤而死。} {吴璘痛弃三路十三州……} {北宋缺强将,南宋缺强相,宋与金的对峙中一直处于弱势,其实根本还是皇帝无能,可惜了当时的爱国将领,可怜当时的老百姓。} {间接害死岳飞、韩世忠,拆封岳家军和韩家军,使南宋再无可战之兵,只为自己一人活命,这也叫强将?} {emmm,有没有可能,那是张俊,不是张浚!} …… 【张浚死后,朝中主和派更加得势。】 【汤思退为了和议速成,尽废边备,罢筑寿春城,解散万弩营,停修海船,撤海、泗、唐、邓四州之兵。】 【张浚为抗击金兵所做的努力,在短短的时间内毁于一旦。】 【南宋自毁长城,金兵毫不客气。】 【为了迫使南宋接受和议,金兵乘机南下,连续攻克楚州、濠州、滁州。东南为之震动。】 …… 大秦。 嬴政看着这一幕觉得眼熟。 六国事秦? 南宋事金? 嗯……还是有点不同的。 六国的人太有脑子了。 南宋这个……若是敌国之人那真是太好了! …… 大汉·明帝时期 “这种鸟人不读史书不懂基本道理吗?” 刘庄气的脑袋疼! “没了刀枪,敌人还会跟你谈条件?” “朕真恨不得抽死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