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季汉 刘备端着酒爵。 他看着投身军营的朱重八,长吁一口气。 “备幼年丧父,与母亲游荡街市,织席贩履补贴家用。” “孤儿寡母所遭受的轻蔑、白眼以及嫌恶,也就比乞儿好上那半点。” 殿内众人听着刘备追忆往昔。 “我母,深明大义,见识卓越。” 短暂失神过后,刘备眼神清明继续道: “知学识之重,一边织席贩履,一边供我在学堂学习。” “最后求得卢师,以同乡之谊、皇族之后,得入师门。” “但缑氏山离涿县十分遥远。” “路途上的开销和学习食宿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单靠母亲卖草鞋的收入,是远远不足以支撑的。” 一旁的曹操摸着酒爵听的入神。 孙权则仔细看了看那边的刘禅,又看了看刘备,不言语。 那边,刘禅正默默抹泪。 刘备不在乎众人之色,只因他不避讳自己的幸运。 “又得同乡刘公元起相助,得出门游学。” “入门学习两年,虽时光短暂,但收获颇丰。” 听到刘备感慨,曹操也抬头畅言道: “令堂的出身应也不会太差,是有些学问的。” “因为她的眼光,不是一般平民之家的母亲所能具备的。” “这眼光不仅是对孩子前途的认识,更在于她为汉王拜求到的这位教书先生。” “卢中郎,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 刘备点点头。 “是的,所以备还算是幸运的。” “母亲有孟母之德。” “我家有高祖遗泽。” “与卢师又有同乡之谊。” “少了哪点,我都没希望入缑氏山。” 一旁的孙权看着天幕里的朱重八,真心实意的感叹道: “连你都压不住他,起点之低亘古少有啊。” ……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味呢? …… 刘宋 穿着一身白色绸袍,盘发于顶的刘裕静静的看着天幕。 看着入了军营的朱重八。 一抹红色长巾围顶,拿着削尖的木矛冲杀。 “从卑贱的贫农到高贵的天子,其过程并不像柿子由青变红那么简单。” “进了军营,生死可就不由己了。” 他想起自己刚入军营之时。 那时的自己也是个走投无路只能卖草鞋的破落户…… 虽然是自己好赌而导致的…… 但朝不保夕的日子,自己也是懂的。 “从军好啊……从军好。” …… 大宋。 赵匡胤觉得这朱重八的人生走向与自己差不多。 自己也是少年时流浪四方,从军后才渐渐发迹。 只不过自己又比他幸运。 最起码家里没有死绝…… 他眼睛不由瞥向赵匡义。 不,也许是不幸也说不定。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