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骑着快马,背后插着小旗的官吏自应天城门驰骋而出。 纵向四方。 转眼间。 一座座官衙大门左右的砖墙上,一张白底黑字的圣谕贴在上面。 百姓们围在一起。 衙门口走出讲解圣谕的文案。 “……人有田耕,安居乐业。” “男耕女蚕,无有游手。” “摧富抑强,各安生理。” “贫富相携,共济互助。” “轻摇薄敛,阜富与民。” “趁时稼穑,完交赋税……” …… 【从立国之初,朱元璋接手的就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天下。】 【他一边打仗一边搞建设,不但统一江山,追亡逐北,横扫北元,更缔造了一个足以笑傲青史的民治成就】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明朝的耕地总数达到八百五十万顷】 【比宋朝的最高数据多三百多万顷,更是元朝最高数据的四倍。】 【当年的税粮收入高达三千二百万石,是元朝最高数据的三倍。】 【全国人口根据后世的估算,接近六千七百万人,突破了此前中国历史的人口最高纪录。】 【国家财政储备方面,按照《明史·食货志》的记录,各个州县的府库都粮满仓,甚至存到“红腐不可食”富得流油】 【百姓生活又如何呢?】 【有当时民歌可以佐证。】 【“山市晴,山鸟鸣,商旅行,农夫耕,老瓦盆中洌酒盈,呼嚣隳突不闻声。”】 【开国时的经济贫困、民生凋敝、内忧外患、战火不息的大明王朝】 【历经三十年治理,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经济繁荣、生机勃勃的国家】 【这就是朱元璋缔造的。】 【洪武盛世!】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的眼睛biu的一下就亮了! “不容易啊,总算有点有用的东西出来了!” 能用三十年的时间造就这种不弱文景之治的大治。 “得国之正,名不虚传!” 刘启点点头,随即脑子抽筋突然道: “李隆基也是名不虚传啊。” 未央殿内平起一阵冷风。 窦漪房看着脸色苍白的刘启暗自摇头。 你该啊,纯纯活该啊。 “抄《孟子》十遍,晡时前交给朕。” “抄不完……你不想知道后果的。” 刘启发誓! 一定要三思而后言!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有点惊讶了。 但却不是惊讶民治。 民治吗,只要想那不是手拿把掐的事。 他惊讶的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