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难怪自洪武到永乐,那叛乱络绎不绝……这确实没法评。} {持续三十年、前后十余次的移民运动,制造了无数家庭的分离。} {奇怪,相较于历代几次重大的“政府性工程”,诸如秦长城、隋大运河之类} {明朝这场规模更加空前的迁移运动居然未曾酿成类似前代的变乱?} {应该是因为答应的各种有偿补贴都落实了吧?不然就这种程度的迁徙早崩盘了} …… 大秦。 嬴政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 “呵,摸汉高祖过河哈。” “迁徙百姓而民不乱哈。” 刘邦摸了摸额头滑落的汗,向旁边扫了一眼。 萧何顿时了解了。 然后埋头于竹牍,华丽无视。 刘邦恨的咬牙,强笑道: “哈哈……臣突然想起,陛下也曾因拿下河套之地而迁百姓于河套。” “果然,大秦是无处不在的!” 嬴政轻飘飘的瞥他一眼。 “寡人还得谢谢你把秦制深入人心至此呗。” “……” 去死吧你! “陛下统一天下,秦制自印人心。” 但乃公不想死啊! …… 大汉·景帝时期 “没那么简单。” 刘启怎么也是受过文帝熏陶的。 免税、给粮、给种。 这三条政策可以惠民可以养民。 但想让百姓背井离乡不生怨言是绝无可能的。 我们怎么徙民的我们还不清楚吗! 有问题! 一定有问题! …… 大明。 朱元璋咋了咋嘴。 “永乐…” “标儿咋想的?” “跟方腊一个年号?” …… 大明·永乐时期 朱棣眼皮子一跳。 心脏猛地骤停一瞬。 洪武、永乐… 这两连在一起念,咱怎么心里直突突呢? …… 【但在大移民的同时,朱元璋还在建设天下水利,力度同样强大。】 【早在1358年,他就设置了专门负责水利的营田使。】 【从那以后,每打下一块地盘,就修一处水利,确保辖区内的农业生产和军用供给。】 【等到明朝开国后,水利工程更成了朱元璋治国的头等要事】 【登基第一年就下诏:民间凡是有关于水利事务的奏疏,必须立刻奏报。】 【公元1368年,修和州水堰二百多里。】 【公元1373年,又大修嘉兴、松江地区水利,动用民夫万人】 【不但疏通水路,更开胡家港一千二百多丈,打通海运要道】 【广西、陕西、甘肃、浙江、福建、广东等地都有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 【但这些水利工程并不是盲目的修,而是和明朝诸如移民、屯田之类的大动作息息相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