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说还是地主高,但地位一下子拉平了。】 【再想拿佃农当牲口使唤,法律首先就不答应。】 …… 大秦。 嬴政看着天幕,又看了看手里的《吕氏春秋》 “你说的的确有道理。” 刘邦心中暗暗吐气。 与其余几人对视一眼。 总算劝动这头倔驴了。 “陛下,秦法不全是一无是处,恰恰相反,它事无巨细的特点正是其优点。” 萧何指着竹简道: “但对民严苛和轻罪重罚则让秦法成了洪水猛兽。” “陛下,朱元璋调动民力而不崩解国家,就是让百姓不光受制于法,还能被法保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百姓也要有利可得啊。” 几人不自觉的点头,唯有冯去疾默不作声。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 迁民、垦田,这的确是休养生息的好事。 有利可图也算说得过去。 但天下不全是安分守己的良民。 他怎么确定在迁徙之后不会出乱子呢? …… 【而第二道诏书则是给工匠们发津贴】 【这件小事触动的是之前元朝手工业的重要制度,即匠籍制度】 【所谓匠籍制度,就是将全国的工匠们编订成专门户籍】 【入籍的工匠,便是匠户】 【一个工匠不入籍,就等于没活路,如果入了籍,不但一辈子干这营生,而且子子孙孙,世代都要干】 【而元朝实行匠籍制度主要为了用工方便】 【要干什么活直接按匠籍抓人】 【干活的工匠不但路费要自理,来京城的生活费要自备,而且干活也没酬劳】 【只有一些粗劣的食物,且绝不允许其间做别的营生糊口】 【抓到就是重罪,命运极其悲惨】 …… {元朝……你死的不冤啊。} {皮毛。这都是皮毛!大的有的是,只是没说罢了。} {四等民和这种匠籍就够惨了,跟阿三有什么区别。} {你以为朱元璋的名头主要来源是什么?}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是成功了的陈胜吴广啊!} …… 大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