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还是高考时听过的话呢。} {今天想考个公务员,一个岗位经常是几百号人去竞争。} {一些热门职位,甚至有成千上万人上演残酷PK。} {虽然同样都要考试,但明朝公务员的门槛更高。} {现在的国考省考每年一次,今天的公务员考试还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 大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挠了挠脸颊。 不是被举送应试的叫举人。 应试考进士科的人叫进士吗? 一个地方举供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而已。 有什么难的? 每年长安里都有几千进士啊…… 这什么举人、进士,后朝还得考吗? 而且考个诗词歌赋而已…… 不用那么难吧? …… 【只要考中了进士,不经候补、候选。最低也能当个正七品的官】 【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正处级干部】 【但明朝的知县虽是地方上的父母官,但待遇非常寒碜的】 【首先,明初官员的工资都是以实物形式,也就是米粮发放的。】 【按洪武二十年的规定】 【正一品的官员,每年发米一千零四十四石】 【正二品七百三十二石,下面依次递减。】 【到正七品的知县,就只有九十石了】 …… {这么给大家算一下吧,明朝一石折合现在155斤。} {也就是说七品知县一年得13950斤粮食。} …… 大汉·文帝时期 刘恒皱着眉头粗算着。 因为不知每个时期的量衡是否一样。 他只能拿汉代的一石来粗估。 就以一家五口来算,一天为一斗一升米。 一年下来也是绰绰有余啊。 …… 大宋·仁宗时期 赵祯粗算着。 “俸禄的确不算多。” “但官员还有职田啊。” “养活一家人根本不是负担。” “这不是贪污的理由。”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