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套安神法确实有用…… 嬴政觉得自己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什么秦二世而亡。 错觉罢了! 你看! 这不又一个简易版秦朝吗。 这是天意让秦朝走上另一条路。 换个角度看,秦没亡! 大明!即是大秦! “哼哼哼哼!” 对面的刘邦往萧何身边凑了凑。 “萧何,你看!” 他冲皇帝那边扬了扬下巴。 嬴政冷着张脸在那“哼”笑着。 “你说他是不是……” 刘邦指了指脑子。 萧何无力的看了他一眼。 “刘季,我得罪过你吧?” 为什么你找死就不避着人呢? 你俩都有病吧! …… 【为了让二者互相配合,朱元璋将路引制写在了《御制大诰续编》里。】 【但吊诡的是,他又在《大诰》里面赋予了百姓以监督、评议各级官僚的权力】 【洪武十九年,又宣称,在大明之内,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冲进官府,捉拿他所不满意的吏员。】 【从把百姓捆绑在土地上这一极端轻易地跳到了放手让百姓造反的另一个极端后】 【朱元璋想起了路引制度。】 【于是又宣布:凡是进京反映问题的人,不论有没有路引,一律放行。】 【如果有人敢阻挡,治以死罪。】 …… {看明史是真的太累了……太自相矛盾了这人。} {想任用官员却又不放心官员,以贫身起义又要防贫民造反,希望百姓帮助惩贪又怕百姓乘机乱窜。} {到底想干嘛呀?!} {发现没有,现在某些没有执行经验又非常爱插手执行细节的上司颇有此风。} {虽然我没真做过,但照我这么做肯定行,执行不了,那一定是你能力不够。} {老朱打仗厉害,治国是真的不行。} {洪武之治,说是大战后大息的惯性也好,说是朱元璋确实心系百姓也好,这坑他倒是没少挖。} {朱元璋就是典型的“如果……就……”的逻辑。} {他骨子里就是还在防备出现第二个他。} {虽然是帝王,但贫苦出生的他格局小,眼界不够开阔,心胸不够豁达,} {对文人,对官吏,还有把百姓绑在土地上,让职业世袭,不让人随便流动,控制欲强,种种意识上都暴漏出不自信而敏感多疑的一面。} …… 大明。 朱元璋咬着牙关看着天幕。 握在扶手上的手青筋暴起。 那一字字一句句,仿佛在指着他的鼻子骂。 骂他就是个什么也不懂的,臭要饭的。 他服气吗? 他服气才见鬼了! 自己的一切制度就是为了让天下稳定! 你们凭什么大放厥词? 你们说咱不行? 咱到要看看是不是真的不行! …… 【制度建设:朱元璋的种种建设是以维护自身家族统治为出发点。】 【在帝制社会这一点无法说他是错误的。】 【其制度特点也是以稳定为主要思想,从元末战乱看来,也是有道理的。】 【但朱元璋的思想过于局限,他将祖制看得尤为重要。】 【这导致后代有为之君和有能之臣都被祖宗之法限制的束手无策。】 【大明就像八股文一般,在稳定中丧失了改变进取的机会。】 【综合评价C级,得两分。】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