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允炆大概率是放火烧宫逃了。} {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曾在《明史考证》中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 {“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而南京太平门附近一家工厂在建新工厂楼时,也曾挖出了一段地道,地道的地方就在原来明皇宫的旁边。} {地道高度大约在2.5米左右,宽度在2米左右,与史料记载基本相符。} {毕竟,不管真死假死,朱棣对外都要一口咬定朱允炆死了,还得是自尽,只有这样才符合他的利益。} {而且,万历皇帝也问过张居正,张居正回答说:此事国史中没有记载,但先朝的大臣口耳相传,说当年建文君化装成僧人,从皇宫密道出走了,此后云游四方,没人知道他究竟去了哪里。} {这个回答基本就代表明朝半官方的态度,就是说,朝廷基本承认朱允炆确实以僧人形象逃亡了,至于逃亡以后的事迹就不清楚了。} …… 大明·建文时期 奉天殿内一片死寂。 朱允炆灰头土脸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朱元璋则看着天幕唉声叹气。 将手里的木棍一扔,长叹一声。 “和尚……和尚……” “你个蠢出升天的东西!” “说!现在进行到哪了!” 朱允炆抬起头,擦了擦鼻血,低头嗫喏道: “三。” “二。” “一。” 朱元璋都懵了。 随即就听一阵铠甲摩擦之声传来。 一道颇具威严的声音自背后响起。 “大侄子,许久未见,连面都不舍露一下吗?” 朱元璋又懵了一下,他低头看了看跪在面前的朱允炆。 龙袍。 又看了眼身上的衣服。 龙袍…… 他瞬间明白了。 身后的朱棣看着眼前背对他的皇帝,心中是无以言表的骄傲。 自己将近重打了一边天下! 站在这里,才是自己的天命! 他紧盯着皇帝的背影,皇帝低下头,他怕了。 他蹲下……蹲下? 他捡起木棍做甚?打自己?也算有点朱家人的血性! 不过他准备木棍有什么用?脑子确实不好使。 皇帝握紧木棍,缓缓转身。 朱棣抬起头,上前一步。 皇帝渐渐扭头回望。 哼,我可是想指鼻大骂…… “爹?!!” 朱元璋拍着手中木棍,一步步上前。 脸上带着一抹狞笑: “你认错人了,燕王!” “咱是你大侄子啊!”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