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民生经济:朱允炆当政虽只四载,但历来评价很好。】 【正史称他诸多措施“皆惠民之大者”,“天下莫不颂德焉”】 【“父老常言,建文四年之中治化几等于‘三代’”】 【但基本就限定于江淮以南,因为北边的靖难之役打的十室九空。】 【评价C+,得二点五分】 【用认识人:无人可用,非战之罪。识人不明,板上钉钉。】 【评价D级,得一分】 【后世影响:一个尽职治国但削藩把自己削没的皇帝。】 【评价D级,得一分】 【总分:八点五分】 …… 天幕上云层席卷。 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本不该出现的地方。 …… 大明·惠帝时期 朱棣看着地上那半截木棍,脸色阴晴不定。 朱允炆则看着天幕,一脸坦然。 应天府内,一众文臣武将看着天幕显现出的皇帝,俱都面容变色。 燕军紧张异常,明军惶恐不安。 也有一部分人欣喜过望。 “朕,不孝也。” 朱允炆借着应天府上下都能看到自己,开口道: “太祖高皇帝,燕王之君也父也。” “太祖病久,朕不宣诸王,诸王不知有病。” “大故后,又不使诸王奔丧。” “此朕之过也。” “太祖皇帝以诸子出守藩屏,使其常岁操练兵马,造作军器,为欲防边御寇,以保社稷,使帝业万世固。” “朕不明太祖苦心,逼死叔父,亦朕之过也。” 朱允炆深吸一口气,在已经有所预感的众人面前大声宣布道: “朕!不遵丧制,不孝于祖,放黜师保,残害骨肉。” “今退位奉天!” “禅位燕王!” 随着话音降落,一道金光也随之而降。 一枚拇指大,通体红润的宝珠滴溜溜旋转。 朱允炆懒得查看,一把握住后转身对脸色复杂的朱棣说道: “四叔。” 朱棣看着已经消散的天幕光芒。 “我记得,答应爹的事,我会做到。” 朱允炆点点头,随即看向宝珠。 水火珠:入火不焚,入水不溶。 那叫不溺吧? 朱允炆眼皮子跳动。 你是个正经东西吧? 第(2/3)页